正文 旅遊對發展區域經濟的推力論述(1 / 2)

旅遊對發展區域經濟的推力論述

經濟研究

作者:吳仙玉

【摘要】旅遊業是一個能夠創彙增收、拉動內需、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一個綜合性、關聯性很強的產業,也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旅遊業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餐飲、娛樂、交通、商業、文化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加快了產業結構的調整,擴大了內需,帶來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擴大了對外開放,傳播了先進文化。旅遊業的發展可以大力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區域經濟的發展對旅遊產業具有支撐作用。我國各地應進一步開發旅遊項目,發展區域經濟,提高遊客的回頭率、建立旅遊文獻數據庫等,進而促進旅遊業和區域經濟的共同發展。

【關鍵詞】旅遊;發展;區域經濟;推力

一、旅遊業對區域經濟的影響。與其它產業比較,旅遊業有一些不同的性質

首先,旅遊業是一種無形的出口產業。旅遊業把社會上的物質產品組合起來,向旅遊者提供服務。它們隻是作為提供服務的條件存在,不表現為勞動者對之進行加工生產,它沒有有形產品從一地運到另一地進行商品交換,旅遊者購買的是一種有意義的“經曆”、“體驗”。其次,旅遊是一種零散的綜合產品。旅遊是由多種經濟部門組合而成,同時受多種經濟部門的製約和影響。旅遊者在賓館、商場、餐廳和娛樂場直接消費,這些直接消費以不同的方式產生間接效益。再次,旅遊業是一種極不穩定的出口產業。旅遊產品不能貯存,旅遊需求的季節波動性大;旅遊需求受外部不可預測的因素影響;旅遊者的旅遊動機複雜多樣,難以比較;旅遊對於價格和收入的彈性很大。旅遊業雖然可以給區域經濟帶來顯著利益,產生積極影響的同時,但也會帶來一些消極影響,一些旅遊目的地過分依賴旅遊業,容易受到旅遊需求變化的影響,旅遊業發展過程中形成的通貨膨脹影響區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要解決這些不利因素,我們就需正確麵,在此基礎上提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

二、旅遊業與區域經濟的發展關係

由於旅遊業的依托性,使它成為關聯帶動功能很強的產業,旅遊業發展在區域經濟增長中有一定的產業優勢。旅遊業是第三產業中具有綜合服務功能的產業,它涉及麵廣,對工業、農業、交通業、餐飲業和商業等相關產業的滲透力極強。旅遊業除根據直接效應階段對旅遊產業本身創造增值外,還通過直接、間接、誘導三階段作用,不斷向第三產業的其他產業及第一、二產業的相關行業進行滲透,產生很強的經濟效應,帶動整體區域經濟增長。東華大學會展旅遊係副教授吳曉雋談到“旅遊產業意義之所以重大,不是僅僅因為其本身對GDP的貢獻,而更在於其對上下遊產業的帶動作用。”發展旅遊業能使物質財富從旅遊客源地轉移到旅遊目的地,增加旅遊目的地的財富和收入。地區旅遊業的發展有利於改善旅遊目的地的經濟結構,起到地區間財富再分配的作用,一些經濟落後地區尤其是貧困地區往往擁有較為豐富的旅遊資源,因此,大力發展這些地區的旅遊業能極大程度地加快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迅速縮小地區間經濟差距,有效起到“開發式扶貧”的作用。旅遊業現在已由觀光型向觀光、休閑、度假複合型轉變,實現二次創業,目前,全社會關心支持旅遊業的氛圍明顯提升,旅遊業的產業地位更加凸顯,綜合功能日益增強。以貴州省為例,2010年1―7月份,全省共接待國內外遊客7323.27萬人次,旅遊總收入408.0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90%和20.57%。由於旅遊涉及到飲食、交通等各方麵,這就使得在發展文化旅遊的同時,帶動了相關產業發展,從而為本地區經濟的快速增長提供了可靠保證。旅遊是國內外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交彙的過程,是區域間合作與交流的紐帶。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旅遊業區域合作已成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