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鄉村旅遊的發展現狀及建議(1 / 2)

我國鄉村旅遊的發展現狀及建議

經濟研究

作者:謝永雪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鄉村旅遊成為我國旅遊業的一大特色,並且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由於我國鄉村旅遊起步較晚,其發展曆史比較短,造成了我國鄉村旅遊發展上的一係列問題的產生。本文主要探討了鄉村旅遊發展的現狀,並根據現狀中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鄉村旅遊;發展現狀;建議

鄉村旅遊源自於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的西方國家的農村,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起理論才被正式提出,並在西方國家中形成了多元化、多功能和多層的發展格局。鄉村旅遊的具體含義就是以鄉村的田園風光、生活文化和鄉村背景為旅遊的吸引物,實現農業和農村等特色資源的旅遊產品的開發,以吸引廣大遊客前來觀光遊覽、休閑度假、體驗生活的旅遊活動。

1 我國鄉村旅遊的特點分析

鄉村旅遊具有不同於都市旅遊的特色性質。首先,鄉村性。它是以鄉村的自然和文化形成獨特的景觀來吸引廣大遊客。其次,文化性。鄉村本身不具有旅遊資源的特性,然而鄉村人們對於傳統生活方式、習慣的保留,卻使得鄉村旅遊成為獨具魅力的旅遊觀賞資源。再次,生態性。鄉村本身的工業化程度較低,傳統農業依然是廣大鄉村地區的重要產業。這就使得鄉村中良好的生態環境、優美的田園風光等生態資源,成為現代都市居民擺脫緊張壓抑生活的良好去處。最後,體驗性。鄉村旅遊是以體驗農耕文化和鄉土傳統為特色的旅遊,它重點強調了生活中的感受和體驗。

2 鄉村旅遊的發展現狀

2.1 產品初級化

這種初級化具體表現在產品和需求的初級化。造成這種初級化的重要原因是由於鄉村旅遊內涵認識的前期以及急功近利思想的驅使。很多地區在沒有充分調研鄉村旅遊資源、市場分析和產品設計的基礎上,就開發實施鄉村旅遊,成為導致了鄉村旅遊產品初級化重要原因。

2.2 過度盲目的開發

為了實現自身經濟的發展,很多地區沒有深刻理解鄉村旅遊內涵,隻是對原有鄉村景觀的輕微改動後就將其作為旅遊景點。還有一些地區的鄉村旅遊景點存在著明顯的人工痕跡,失去了原有的鄉村旅遊價值。此外,過度盲目的開發,造成農村環境承載力破壞,使得鄉村旅遊失去了可持續健康發展的保障。

2.3 缺乏科學的管理製度和方法

鄉村旅遊是以農業生產和鄉村景觀為依托的,而且多式多樣的鄉村旅遊活動與以農業生產為核心的土地資源和生物資源緊密的聯合在一起。因此,在發展鄉村旅遊時,必須將農業、土地、環境、旅遊以及地方政府和當地居民協調配合起來。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大多數鄉村資源和景觀都屬於私人所有,這就造成了鄉村旅遊的無序開發和粗放型經營。要想實現鄉村旅遊的可持續性健康發展,就必須建立起科學的管理製度和方法。

3 鄉村旅遊的發展建議

3.1 實現“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區參與”一體化發展戰略

鄉村旅遊發展是一項專業化、係統化的綜合性發展工作,如果僅僅依靠當地居民來發展是無法實現鄉村旅遊的可持續發展的。因此,在發展鄉村旅遊的過程中,要積極地將鄉村地區生產和生活的時空整體性、鄉村的基礎設施服務以及當地居民的理解支持三者的力量結合起來。這就需要當地政府將鄉村旅遊納入區域旅遊的整體開發規劃當中,以做出鄉村旅遊開發的科學安排和合理的力度。首先,政府的積極引導,能夠減少鄉村旅遊的投資失誤,從而防止出現無序開發和重複建設。其次,市場在參與鄉村旅遊的發展,就是利用專業化的手段對鄉村旅遊資源進行科學的開發,並要加深產品的設計,消除鄉村產品的初級化,還應當設計經濟的旅遊路線,實施專業的市場營銷手段,以推動鄉村產品和旅遊資源的銷售廣度和深度。最後,鄉村旅遊的有著自身的特殊性,而這種特殊性決定了在發展鄉村旅遊時,必須征得當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而且,由於居民會承擔諸多的利益和代價。所以,在發展鄉村旅遊之前,相關部門必須全麵調研居民的態度,以避免由於居民的消極態度導致鄉村旅遊發展程度的受到限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