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供應商選擇和訂貨分配模型研究綜述(1 / 3)

供應商選擇和訂貨分配模型研究綜述

經濟研究

作者:何濤

【摘要】隨著國際分工和全球化的加劇,企業將生產和服務外包的數量也不斷增加,這使得企業更加關注其采購功能及相關的決策問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供應商的選擇問題。自1950年以來,許多學者對於此類問題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從供應商選擇的準則,評價過程及方法幾個方麵對供應商選擇問題的研究成果進行了回顧,並進一步指出了未來的研究方向。

【關鍵詞】供應商;評價;最優訂貨;綜述

1 引言

供應商選擇是采購決策的一項重要內容。對大多數企業來說,采購成本占產品總成本的70%以上,合理的選擇供應商將直接影響到企業降低成本、增加企業柔性、提高企業的競爭力。隨著市場競爭的全球化和劇烈化,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強調質量、交貨可靠性、價格、提前期增加了供應商選擇的複雜性和選擇範圍。因此,供應商選擇的戰略作用比以前更加重要了。

供應商選擇方法的研究大致經曆了三個發展階段:定性方法、定量方法、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早期的供應商選擇方法采用定性方法,它主要是根據以往的經驗和與供應商的關係進行主觀判斷。由於單一的定性的方法缺少科學依據而較少被後來的采購管理者所采納。自1915年美國的電氣工程師Harris首先提出經濟批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EOQ)模型後,Wilson提出了同樣的公式分析了企業庫存控製方麵各種可能的應用,由此而演變為各種擴展的模型。這時人們采用定量方法來選擇供應商,目標是確定采購的經濟批量以減小成本。不久,人們發現影響供應商選擇的因素有很多,僅僅從庫存成本的角度選擇供應商是遠遠不夠的。Dickson是最早係統地研究供應商評價和選擇問題的學者。早在1966年,他就調查了273名采購經理和采購代理,整理出23條供應商評價準則,並按重要性排序。Weber et al.在Dickson研究的基礎上總結了自1967年至1990年供應商評價和選擇領域的74篇文獻,發現有47篇文獻討論了供應商評價的多重準則。這說明供應商評價問題的確是一個多準則決策問題,而且這些準則之間往往還存在相互衝突,這更增加了決策問題的複雜性和難度。Choi & Hartley通過調查美國的汽車公司,列出了供應商選擇的26條準則。Thomas & Janet通過對美國汽車公司采購經理的調查,認為質量和交貨日期是最重要的兩個準則。

大部分關於供應商選擇問題的研究都集中在最後選擇和采購階段的決策模型上。而這類問題基本上分為兩類,一類是單個供應商可以滿足所有購買需求,決策者隻需要通過綜合評價,找出最佳的供應商就可以了,稱為單階段或單一供應商選擇問題;另一類是沒有單個供應商可以滿足所有的購買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決策者就要根據不同目標和約束,選擇多個供應商並合理分配訂貨量,稱為兩階段供應商選擇或多供應商選擇問題。經過大量文獻的回顧,主要研究重點都是專注於決策方法和模型的選擇,所以,本文以此問題為基礎,分別對相關的決策方法和模型進行分析介紹。

2 單一供應商選擇問題

當一些相對比較小的部件或生產環節外包時,總的需求往往隻需要一個供應商就可以得到滿足。在這樣的情況下,決策環節包括選擇一個合適的供應商並確定訂貨量來滿足采購需求。可以考慮單一準則也可以考慮多個準則的情況。

2.1 單一準則方法

通常在單一準則情況下,抉擇者一般以成本作為最重要的抉擇準則,傳統上,供應商的選擇和評價是基於選擇最低成本的供應商,而忽略一些其他的間接供應成本因素,例如運送時間推遲,生產中斷,運送質量低下等等,為了克服這些限製同時考慮成本最優,Timmerman提出用成本比率法(The Cost Ratio)計算與成本有關的質量、運輸、服務等項目的總成本來進行供應商選擇。這種方法的思想是通過計算出每一個項準則的成本占總成本的百分比來確定最終要選擇的供應商。Roodhooft和Konings於1996年提出了活動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 ABC),此後ABC法得到一定程度的應用。Benton使用數學規劃方法來研究選擇單一供應商滿足所以物品供應需求的問題。通過利用經濟批量模型(EOQ),作者采用了非線性規劃和啟發式程序並使用拉格朗日鬆弛算法來選擇供應商,同時考慮了多產品,多供應商,資源約束及數量折扣等條件,目標時最小化購買成本,庫存成本以及訂貨成本。

2.2 多準則方法

大部分的研究者主要在研究供應商選擇問題時,還是考慮多個評價準則的情況。在這個領域裏,有很多方法被提出,最常用的也是最早的方法是Wind & Robinson提出的使用線性權重模型來評估供應商的績效。後來Timmerman將此方法推廣,其主要思想是給每個準則分配一個權重,權重越大表明其越重要。供應商的積分為該供應商各項準則的得分與其權重乘積之和,積分最高者為最佳供應商。這種方法人為判斷因素過大且不同的準則權重相同,因在實際中很少發生而缺少實際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