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建築工程造價預算控製探究(1 / 2)

建築工程造價預算控製探究

企業管理

作者:馮萍

【摘要】工程造價預算控製是工程造價管理中的重要環節。由於市場中各種原材料的價格的不確定性和其他施工風險,在建設領域經常出現超支的現象,因而控製建築工程造價至關重要。本文簡單介紹預算超支的原因和控製方法。

【關鍵詞】建築工程;造價預算;控製

隨著我國經濟環境的成熟,建築行業在不斷發展,因此控製造價顯得至關重要。工程造價控製貫穿於整理項目進程,無論是項目決策還是項目設計施工都需要嚴格控製工程造價。現階段我國建築行業的超預算現象不僅給工程造價中的預算控製增加了難度也阻礙了整個建築行業的發展。

1 工程造價構成

工程造價指主要包括八個方麵:第一方麵,直接費。主要包括形成固定資產過程中的人工費、材料費和機械使用費;第二方麵,其他直接費。主要包括工器具費、材料檢驗費和其他的場地清理費等;第三方麵,間接費。主要包括施工企業組織施工生產和經營中的費用、保險費等;第四方麵,利潤。利潤的計量要按照國家規定;第五方麵,開辦費。開辦費指的是沒有計入定額直接費等方麵的必須發生的費用;第六方麵,其他費用。其他費用的定額由國家相關部門製定。第七方麵,稅金。稅金主要包括營業稅、城市建設維護稅等;第八方麵,工程建設其他費用。這部分費用屬於非生產性支出。

2 工程造價預算超支的原因

現階段,工程造價超支的現象十分普遍,造成預算超支的主要有三方麵原因。第一方麵,工程預算的編製過程存在問題。工程預算的編製人員對整個施工現場的施工情況和施工組織結構了解不夠詳細,因此,在編製造價預算時,經常出現編製不全麵有缺項漏項的現象發生。除此之外,由於在編製造價時和實際聯係不夠緊密,因此,造價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有待提高,這就導致了造價預算的實際指導意義不夠。也是因為這樣,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為了趕工期和保證質量,建設單位就不得不增加預算。以某垃圾場進場道路工程為例。由於前期的地質勘查工作不到位,工程量清單編製時將土方類別定位三類土,並且解決方法是就地棄土。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石方占到了80%,不能就地棄土,最終使工程結算價變為預算的兩倍;第二方麵,預算容易受到環境和市場因素的影響。建築項目持續時間長、涉及範圍廣的特點也會對工程造價預算造成不利影響。雖然在做預算初期也考慮到了市場上材料價格的變化和其他風險因素,但是對風險的估計並不能保證萬無一失,一旦市場出現變化時,工程預算也就會出現超支;第三方麵,在施工過程中對預算的控製不到位。很多建設單位錯誤的認為造價隻是前期的事情,隻在前期的招標過程中和最後的竣工結算中注重對造價的控製,忽略施工過程中的預算控製,這也是預算超支的主要原因之一;第四方麵,建設單位的工程管理工作不到位。現場的管理工作不到位,檢測不及時,就不能在及時對施工情況進行反饋,就很難達到對成本的監控和管理,這樣不僅容易造成對資源的不合理配置還會直接導致成本的增加。

3 控製工程預算的辦法

3.1做好預算的編製工作

科學合理地編寫工程造價概預算是控製工程造價的基礎。要做好預算的編製工作,就要做好以下兩方麵工作:第一方麵,做預算之前要綜合考慮項目現場的情況和施工組織特點。在進行編製之前,造價人員首先要收集各類資料,主要包括:工程勘察報告、施工設計圖、測量圖和其他資料,在收集資料之後,對施工現場的情況和施工組織設計方案作進一步研究。對現有的定額標準和取費標準進行深入了解。這樣,就可以更好地掌握市場的價格變化情況。第二方麵,熟悉施工圖紙。在編製造價時,造價者要詳細了解整個設計圖紙,之後根據圖紙做出詳細的分部分項預算,進而精確計算工作量。分部分項編製預算,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漏記的現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