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如何做好高校考務管理工作(1 / 2)

淺談如何做好高校考務管理工作

高教論壇

作者:陳茫茫

【摘要】目前高校在考務管理與信息化管理中存在手工處理工作量比較大,注重成績和信息而輕視知識的問題,因此需要尋求一個新的管理模式與此相適應的考務管理體係。論文認為,以知識管理思想為指導,結合高校考務管理工作全過程的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考務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整個組織的知識水平、競爭力。

【關鍵詞】高校;考務;管理

引言

考試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是檢測評價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而考務管理則是保證考試的公正性與客觀性、促進教學工作的關鍵環節。因此著眼於現行體製下考務管理的相關問題,探索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實施有效的考務管理,已成為高校教學改革中的重要課題。考務管理工作涉及麵廣泛、影響因素眾多,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直接影響到整個考試工作的順利進行。考試改革的日益深化,要求我們進一步提高考務工作效率和考務管理質量。以大學生英語四六級考試為例,考務是教學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一個難點問題;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報考的人數多、責任重、工作量大,監考管理也有一定的難度。學校考務管理中如何培養考生的誠信意識、強化監考工作人員的權利、責任意識。如何按照教學管理規律探循較為科學的監考模式,這是值得探討的論題。

一、我國高校考務工作管理的現狀

考務工作內容繁瑣且工作量大。考務工作是針對考試全過程進行的管理活動,其中包括考場設置、考號編排、考前培訓、考場巡視、批卷評分、公布成績等內容,內容十分繁瑣且工作量很大。

(一)考務信息化不健全

近些年來,高校逐年擴招考務管理工作變得日趨繁雜,加之崗位的人員配備、財力等投入不足,考務管理工作人員僅考試的事務工作就已經應接不暇,至於對考試教育評價體係進行分析與研究則顧及不上了。現今高校考務管理係統中一般僅有考前和考後的信息管理係統,比如考試安排和考試後的成績查詢等,但考中管理並未涉及。實際上,在考試的過程中也存在很多突發性的事件,比如說學生作弊及考生的試卷存在印刷錯誤等情況,考場需即刻與考試中心聯係。但目前一般是采取人工手段進行信息傳遞,由此效率比較低下,且易引起管理上的混亂。

(二)考風建設不到位

在考試過程中存在著不同程度地作弊現象,屢禁不止,尤其是專業課考試和計算機等級考試,且作弊形式越來越多,作弊手段也越來越高科技。以前作弊形式主要是抄襲、夾帶等,現在考試作弊則利用手機等現代通訊工具、找槍手等手段。另外監考質量不高,個別監考教師缺乏責任心,認為抓作弊會給自己帶來麻煩。所以在監考的過程中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種現象嚴重地破壞了考試的公平性和優良學風的建設。

(三)試卷評閱工作不夠謹慎和規範

通過考試,教師對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情況進行綜合評定。事實上,在閱卷過程中,有個別教師不能對評卷尺度進行有效的把握,根據對學生的印象進行打分,平時表現好的學生給予加分,平時表現不好的學生給予扣分。這種印象分不僅使閱卷工作失去公正性,同時對學生的成長十分不利。還有一部分教師,在閱卷之前沒有嚴格的評價標準,如果學生的整體成績都普遍較好,則提高評分標準,使學生的分數降低。如果發現學生的整體成績普遍偏低時,則會適當放寬評分標準,從而提高及格率。

(四)考後管理注重成績輕視分析

考試以後,教師與學生更看重考試成績,較少對試卷和考試的題型與方法進行分析,這也是一個學校的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重要體現。如此重成績輕分析,對進行教學改革、教學內容的調整和學習方法的改進是沒有益處的。近年來,不斷有各種高科技技術被學生應用到考試作弊中,但是相關的規範和條例卻沒有完善和更新,對於監考不力和學生作弊沒有明確的處理意見,抓到作弊的學生也往往是交費補考,完全做不到“有法可依”。

二、當前我國高校考務工作的管理之道

(一)高校考試製度的健全完善

考教分離是對考核質量實施控製的有效辦法,是完善規範化教學管理的重要一環。考教分離方式主要表現為命題與任課教師的分離。建立試題庫和試卷庫,保證試題的公正性、嚴密性、完整性和科學性。它對教學具有雙重促進作用:一是規範教師按綱教學;二是學生按綱學習,教與學實現了綱舉目張。此外,教考分離另一個重要表現方式就是流水閱卷法。它使考核結果更具有客觀性。此外考卷管理製度也尤為重要。試卷審查由考務工作人員組織有關專家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和培養方向,在測試理論指導下,對命題科學地進行審查。試卷審查通過以後,安排專人進行印製,試卷的印製,必須按絕密件方式進行。試卷存放期間,必須有專人晝夜值守。試卷保密室鐵門及保險櫃的鑰匙要分別掌管,開啟時須兩人以上在場。領取試卷應嚴格履行交接手續,防止錯亂。領卷人員必須認真核對應領取試卷的科目和袋數,核對無誤並經交接雙方簽字後方可將試卷從保密室領出。試卷必須於開考時在考場內當眾啟封。考試結束後,試卷當場裝訂密封,及時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