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職生心裏健康淺析(1 / 2)

高職生心裏健康淺析

高教論壇

作者:張保文

【摘要】如何進行情緒調節使學生更有效、積極地適應社會、適應自身的發展變化,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標。從本質上來講,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質的教育和培養、是促進學生全麵發展的重要方麵、是素質教育的具體想體現。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來,由於社會發展帶來的種種變化,我國學校教育和兒童發展事業受到了衝擊和挑戰。調查表明,在我國中小生中間,約1/5左右的兒童青少年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行為問題。這些心理行為問題不但嚴重地影響著兒童青少年的健康發展,而且也給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巨大的困擾,直接影響學校教育任務的完成、教學目標的實現。概括起來高職生存在以下幾個方麵的心理問題:

一、高職學院學生的學習心理問題

學習是學生第一要務和主導活動,職院生的身心發展也主要是通過學習來實現的。高職教育階段是職院生學習與發展的重要時期,黃金時期,而學生心理問題也是職院生最普遍、最常見、最突出的心理問題。

1、學習目標不夠明確。不少職院生對進入職業學院學習自信心不足,甚至沒有學習的近期、中期和遠期目標,因而學習態度不夠認真,隻求能過的去,甚至是得過且過。

2、學習動機層次不高。不少職院生對學習的認知內驅力不足,甚至提不起內在的興趣,學習的實用化傾向十分明顯,過分追求學習上的急功近利和“短、平、快”,對學習文化基礎課和思想品德課很不情願,覺得學了將來沒有用等於在浪費時間,還不如不學。

3、學習方法不當,學習習慣不良。不少職院生在高中階段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知道怎樣學更科學、更有效,沒有掌握基本的學習策略,因為不會學習而學不好,由學不好到不願意學,最後發展到厭學、逃學。

二、高職學院學生的情感心理問題

一般認為,情緒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的一種反映,是客觀現實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產生的體驗。職院生的內心世界是五彩繽紛、各具特色的,而情緒情感最能體現他們內心世界的豐富多彩和複雜多變。

1、情緒不穩地,情緒自控能力較弱。處於青年初期的職院生具有明顯的情緒兩級性,比少年期更為突出,容易出現高度的興奮,激動,或是極端的憤怒,悲觀。他們的情緒變化很快,常常是稍遇刺激,即刻爆發,出現偏激情緒和極端的行為方式,衝動性強、理智型差。在日常生活中,不少職院生情緒躁動不安,動不動就想哭、大哭大喊或甩砸東西,與同學、朋友爭論起來麵紅耳赤,甚至發生激烈的爭執。也有一些職院生經常性的大驚小怪,給人一種裝腔作勢、無病呻吟的印象。

2、社會性情感表現冷漠。就其實質而言,職院生的冷漠是多次遭遇嚴重挫折之後的一種習慣性的退縮反應。不少情感冷漠的職院生對他人懷有戒心或敵意,對人對事的態度冷漠,漠不關心,又時近乎“冷酷無情”,對集體活動冷眼旁觀,置身事外,給人一種“看破紅塵”的感覺。有人說職院生情感世界中的‘凍土層’很厚,因為在高中階段老師關愛的“陽光”照耀到他們的時間不僅短而且熱量少。國外心理研究者指出:在現代社會中,不少青年在心理上處於“三無”狀態:即無動於衷,謂之無情;缺乏活力,謂之無力;漠不關心,謂之無心。這在職院生中表現更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