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思想、更新觀念,深化後勤物業改革
高教論壇
作者:周紅旗
【摘要】隨著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的不斷深化,高校物業管理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隨著高發展對後勤服務需要的日益增強,以及對後勤服務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給後勤物業管理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本文就我校物業管理存在問題進行係統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與對策,為搞好我校物業管理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轉變;思想;觀念;物業;改革
物業管理是一個集管理、服務、經營為一體的係統工程,要追求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和專業化,需要通過科學嚴密的管理,細致周到的服務,不斷去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近幾年來,在學校領導的關心和各相關職能部門的幫助下,在後勤集團的領導和物業公司全體職工的努力下,我校後勤物業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學校的教學、科研作出了較大貢獻。但隨著學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學校發展對後勤服務需要的日益增強,特別是我校實施“撥改付”以後,學校對後勤服務質量的需求不斷提高,給後勤物業管理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但不可否認的是我校物業管理仍然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何更好地推進我校物業管理改革是需要我們每一個後勤工作者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我校物業管理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我校後勤社會化改革的不斷深入,我校物業管理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物業公司現有職工297人,其中正式工176人,合同工121人。對我校的辦公樓、教學樓(共計21棟)以及校本部的體育場館實行了物業管理,共計管理麵積28.6萬平方米,其中室內22.6萬平方米,室外6.027萬平方米。同時對我校的收發室、曇華林生活區進行了管理。初步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具有我校自身特色的物業管理服務體係,服務質量較過去有了較大的提高。為後勤集團的改革發展和學校的穩定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物業公司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為學校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作出了較大的貢獻。1999年我校正式啟動了後勤社會化改革,由原來的總務處改革成立了後勤管理處和後勤集團,學校各相關職能部門也相繼進行了改革,學校又先後合並了湖北省供銷學校、武漢市教學儀器廠,撤銷了電子廠、機電廠、化工廠和印刷廠,學校要求後勤集團接受了絕大部分人員,還有曆年來學校要求集團接納的複員退伍軍人等,而集團又將大部分人員安排到了物業公司,物業公司最多時正式工達265人,這些人員年齡、素質參差不齊,遇到問題就找學校,學校要求後勤集團妥善處理,物業公司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為維護學校的穩定大局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二)堅持後勤社會化改革方向,不斷改革創新物業管理模式。為了搞好物業管理,提高物業服務水平,物業公司不斷探索管理模式,先後實行了物業一公司、二公司的運行模式,“撥改付”模式等,通過改革管理製度,加強職工隊伍建設,逐步建立符合現代企業製度新要求的內部運行機製,全員競聘上崗機製不斷完善,優勞優酬分配製度不斷推進。
(三)物業管理規範化、製度化建設不斷加強,物業公司內部運動機製不斷完善。根據集團2005年引進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係,借鑒科學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物業公司全體員工的質量意識、服務意識初步得到增強,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逐步提升。近年來,物業公司建立和完善了《物業管理工作流程》、《物業管理崗位規定和考核製度》、《物業公司考勤管理規定》、《教學樓公共教室管理規定》等一係列規章製度。
二、物業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觀念方麵:管理觀念落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現階段,我校名義上是物業公司但實際采取的是半行政管理方式(特別是近兩百名正式工),物業管理人員普遍還停留在值班員、保潔員的身份上,服務意識弱、水平低、辦事效率差,缺乏統一的行之有效的管理。盡管近幾年進行了一些改革,但在管理層次上沒有突破,物業管理服務意識缺乏,職工的思想觀念跟不上物業管理發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