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高職院校實用英語的改革(1 / 2)

淺談高職院校實用英語的改革

教研探索

作者:方誌菊

【摘要】立足英語教學,從多個角度說明了實用英語改革的必要性和途徑,也同時闡述了改革的意義和通過教學實踐後取得的結果。

【關鍵詞】高職院校;英語學習;改革方案

近兩年來,筆者越來越感覺到,現在的高職院校學生英語基礎薄弱程度堪憂,並且越來越感覺到學生學習英語的情緒不高,動力不足。為此,筆者作了問卷調查,多數學生表示,過去有高考指揮棒的指引,而現在卻不知道為什麼學習。另外從教學的角度,筆者也走訪了幾家企業進行調研,了解機械專業畢業生所從事的崗位以及崗位所需要的核心能力,思考英語教學在培養學生職業能力中的作用,並思考應從哪些角度去明確學生的學習任務,本著“實用為主、夠用為度、應用為目的”的理念,結合專業培養目標以及學生所學的專業課程和現有的實用英語教材進行了英語教學的內容改革。

在教材中,根據學生們在其將來的工作崗位上任務和專業核心能力要求,將其轉化到英語學習過程中,通過提煉和升華,設計了五個學習情景。

下麵就是教學的整體改革方案及實施辦法。

一、分組

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每組成員一般控製在6—8人,每班6個組,並選出組長負責相應活動的開展及活動計劃的擬定,以及活動內容的記錄和彙報等工作。

二、教學

1、在每個單元開始之前,教師都應做好相應的計劃,步驟,大體規定活動內容,明確活動目的等等,避免學生盲目或不知所措,做到使學生有方法可依,有步驟可循,並督促學生按時組織討論,定時提交活動記錄,或由組長向全班同學彙報活動內容及討論的相應結果,教師給予點評指導。

2、如果各組經過討論後將活動的主題書麵報給老師,老師應經過認真思考後盡快給予學生以指導(算是開題),並提供相關內容的查找途徑和有關句子的說法。

3、學生根據組員之間的討論和教師的指導,自己去查閱相關資料,寫出相關內容(劇本)加以修改後排練,最後,圍繞一個主題進行交流(演出)。可以是一個同學說一個方麵,另一個同學補充;也可以是一問一答的形式再現主題內容,活動形式不拘一格,主要目的就是鍛煉同學們的寫作能力,口語表達能力以及開拓創新的意識和精神

4、例如:第一單元,題目是Invitations(邀請)

(1)按上麵的步驟分組,選組長。

(2)項目名稱就是:《邀請》,共包括兩個環節,即:1、邀請2、主題討論或以相關內容為主題的小節目。

(3)各組組長組織同學討論並選出誰是邀請的發起人(inviter),並確定邀請的事由(event),然後進行2—3個對話(Dialogue)。之後進入下一個環節即:談論的話題(topic)。大家被請來後,幾個人坐在一起以一個大家熟悉的話題為核心,展開一次談話,或組織並排練一個節目。

5、本次活動的目的:利用邀請的環節使學生逐步鍛煉使用目的語進行口語表達的能力,克服緊張情緒和“丟臉”的心理,使學生能在活動過程中體會成功表達的喜悅(終於說出來了);利用主題討論的環節主要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表演能力,要想表演到位,首先“劇本”要寫好,有內容,有情節,表達流暢等。

6、活動的結果:有些組是以生日會的理由邀請同學聚會並談論一些有趣的話題,如:找工作,學習英語的方法,觀光旅遊,學習期間的打工行為,在校的戀愛問題等等;有些組竟然以演員的身份發出邀請,與其他著名演員共同創作並表演小品,如模仿春節晚會上的《不差錢兒》和《小崔說事兒》,像模像樣。這些題材是同學們在準備過程中自己挖掘的,從活動中我體會到了很多,如他們的組織能力,創新能力,表演能力,協調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