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學生體育課不愛運動的分析
教研探索
作者:曹會君
【摘要】高職學生在上體育課時有部分同學存在著不愛運動的情況,他們的身體素質各不相同,但不愛運動的原因基本相同,通過改變教學方法等措施可以使這些同學改變他們的想法,能夠使他們喜歡上體育課,且能自覺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並且能夠在運動的過程中體驗到快樂與成功,並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
【關鍵詞】身體素質;教學方法;教學效果
經過近些年的觀察,在我院的學生中,總會有些學生上體育課時不愛運動,尤其以女同學較多,他們總是找各種原因不進行準備活動和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也是不活動,雖然他們不是多數,但是,他們會影響其他同學,會打消其他同學的練習的積極性。通過觀察,這些不愛運動的同學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種是體能差的同學,這些學生本身身體素質就差,或者體態上稍胖於其他同學,這種情況男女同學都有。他們不愛運動是因為以前沒有很好的參與運動,致使運動能力弱,現在年齡大了,更不願意在同學麵前表現出運動能力差而丟醜;另一種是學習態度有問題的同學,其實這些同學中多數體能方麵沒有問題,但是他們在學習態度、學習動機、吃苦耐勞與意誌力等方麵有問題,對體育活動沒有興趣,缺乏運動的動力,這種情況中女生多於男生。他們不愛運動是由於性格內向,不善於與同學交往,對鍛煉身體沒有足夠的認識,對體育運動沒有愛好,因此對體育課提不起精神。
對於這些不愛運動的同學,在上體育時應該怎麼辦呢?我認為教師在體育的教學中應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吸引學生投入到體育活動中去,使他們有興趣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使他們在運動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與快樂,就可以改變他們不愛運動的想法。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尋找到他們能夠接受的教學方法。以下是我的總結。
一、提高思想認識
有些不愛運動的學生是因為對體育運動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他們認為體育課又髒又累。針對這些,教師要加強思想教育工作,使他們明白體育運動的益處,一個好身體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對堅持參加體育鍛煉意義的認識,懂得隻有經常地參加體育鍛煉,才能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很好的工作、愉快的生活。
二、安排合適的教學內容
經過高中階段緊張的學習與生活後,同學們進入大學學習階段,部分學生就放鬆了緊張的精神,開始出現渙散的現象,上課不再認真聽講,尤其是對體育課更是提不起興趣。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學生最喜歡的運動項目是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籃球,最不喜歡的項目是長跑、足球、鉛球等。從中可以看出學生對800米、鉛球、足球等運動強度大、髒、累的項目有明顯的排斥心理。綜合高職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現實情況,我在體育教學中將健美操、羽毛球作為女同學教學的主要教學內容,將乒乓球,籃球作為男同學的主要教學內容,這樣可以增加同學們的興趣,使他們從心裏愛上體育課,不再排斥體育運動。從而能夠使他們能夠自覺的進行練習。
三、教學中使用適當的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如果教學方法好,會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和練習的積極性,即使是學生們最不願意上的足球課也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如果教法組織的不好,即使是學生們愛玩的遊戲,他們也提不起精神。例如:健美操教學中,可以多進行一些形體、動感啦啦操等內容,讓學生在舒適的環境中,在動感的音樂中運動,經過一個學期的練習,部分有駝背現象的同學得到了矯正,使他們身形挺拔,在平時的與人交往中也多了一份自信。許多同學有了很大的收獲,上體育課的積極性也被調動了起來。
四、教師應多接觸學生
教師應善於調動學生的情緒,始終使她們保持愉快的上進的心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接觸學生,了解他們、關心他們,真誠對待他們,要用“母親”般的愛去關懷她們,做到以情感人,學生才會理解教師、信賴教師。教學中我經常參與學生的練習,和學生一起做遊戲,一起練習,這樣不僅縮短了老師與同學之間的距離,也加深了師生之間的感情,課堂上的教學效果非常明顯。
在教學過程中,總會遇到不愛上體育課的學生,盡管他們自身的情況各不相同,但是他們不愛上體育課的原因都很相似,為了讓學生學有所得,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想盡各種辦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夠自覺的參與到體育運動中,才能使他們有所收獲,才能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建春.學生缺乏體育課熱情的主要原因分析與對策[J].江蘇大學學報,2002,(4):101-102
[2]湯利軍,苗誌剛,潘紹偉.淺論“學生喜歡體育,但不喜歡體育課”的現象[J].安徽體育科技,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