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開放實驗室教學信息管理係統的研究與實踐
教研探索
作者:林國強
【摘要】現代教育重視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性能力,提倡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動手能力,實驗室教學就是達到此目的的有效途徑。但當前的實驗室多僅僅用來做實驗,非實驗時間,學生一般很難入內。因此,實驗室的利用效率極低。本文針對開放實驗室教學信息管理係統的相關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希望對當前行業有所幫助。
【關鍵詞】開放;實驗室教學;信息;管理係統
實驗室是集科研、教學為一體的單位,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動手能力的前沿陣地,是實現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基地。當前實驗室具有規模巨大化、功能多樣化、多層次化、多開放化的特點,並依托於日漸成熟的科學技術,使得實驗室的發展更加完善。但是,調查發現,不少實驗室隻是進行了硬件設備的管理,如實驗室的建設、管理、設備配置等,而沒有對實驗室教學進行管理,大部分的實驗室在非實驗室時間學生是很難進入並使用的,因此實驗室的利用效率不高,資源浪費嚴重。隨著現代教育對實驗室教學的重視,學生自主學習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所以迫切的需要打破傳統的實驗室利用和教學模式,以實現信息化的實驗室教學管理。
1 實驗室教學管理現狀
實驗室教學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基地,是學生獲取知識的第二課堂。當前的實驗室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較多,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麵。首先,實驗室整體利用率低下。傳統的實驗室教學管理模式流程是這樣的:申請者填寫書麵預約申請——部門審核——不衝突則預約成功。這樣的管理模式不僅增加了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且大大降低了實驗室管理的時效性和實驗室的使用效率。包括大量的專業性實驗室,在非教學時段是不開放的,學生無法利用現有的實驗平台,設備嚴重浪費;其次,實驗室教學課程管理缺乏彈性。實驗教學一般分為兩類,即專門的實驗課程教學和理論加實驗課程教學。專門的實驗可能一般可以保證實驗時間,但是對於理論加實驗課程,由於一般情況下,實驗要安排在理論可能之後進行,但是由於教學進度的改變等原因,會使得後續的實驗部分不能正常開展或直接被忽視;最後,實驗室的各類統計報表無法自動生成。當前的實驗記錄一般還會采用手寫打印表格、圖表的格式,不能自動生成綜合性的報表,加上實驗室教學的信息數據量大,就使得傳統的手工統計無法準確、及時、有效的對數據進行處理,降低了實驗室教學的管理水平。
2 開放實驗室教學概述
2.1 開放實驗室的內涵
在解釋開放實驗室內涵之前,需要區分開放實驗室與實驗室開放兩者的不同含義。實驗室開放不僅注重知識的傳授,更加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運用和掌握,同時學生不僅可以在規定的時間進入實驗室學習,還可以在非既定時間,按照非既定方式去完成實驗,學生可以自由的接觸實驗設備和儀器,自主設計實驗方案,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開放實驗室是指學校在利用實驗室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之後,麵向廣大師生開放現有的師資、儀器、設備等。開放實驗室不再遵循傳統實驗室以驗證、訓練為目的的教學模式,而是努力因材施教、鼓勵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學習、設計、製作完成實驗內容,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有效推動了學生素質教育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