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高中物理學習(1 / 2)

論高中物理學習

教研探索

作者:李彥卿

【摘要】物理學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沒有物理學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文明生活,沒有物理學的發展就沒有我們今天的現代化生活,它的發展為人類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推動了人類文明進程的發展,顯示了科學的巨大力量。在學習物理過程中,讓學生了解現代科學技術的成就。所以,學習一定的物理學知識不僅是作為一個高素質公民的前提條件,也是適應現代社會的必要條件。

【關鍵詞】物理;合作學習方法

1 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

物理學的最大特點就是以實驗為基礎,從實驗出發,尋找規律,再用實驗去驗證結論。所以,它要求學生必須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去對待,實事求是,不靠主觀臆斷去猜測、捏造。當然,在這個方麵,教師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首先對於教師的演示實驗,必須作到在能排除幹擾的情況下,盡量做到位,而不是隨意性的一帶而過,或者將某一次的失誤說成是實驗條件的不是,這樣的話不能說服學生,從而傳遞給學生一種意識:物理上的規律有時候也是不嚴格的。

一般來說,所做的實驗基本都是定性的研究物理量間的關係的。定性分析也是一種極其重要的科學方法,定性和半定量化的方法的運用,可使我們抓住物理問題的本質,而不是一下子就陷入對細枝末節的探討。過度的定量化,容易使學生迷失在各種形式的數學推演和運算之中,而傷失了對豐富而生動的物理本質的認識和理解,過度的定量化,使物理更為抽象難懂,更容易使學生傷失學習物理的興趣和信心,這些都是與我們物理教學目的的本意背道而馳的。實際上在許多情況下,定性方法比定量方法更為有效,而且定性和半定量化分析方法的應用對於物理思維能力的提高、科學素養的培養具有更為深刻的意義。一般來講,定性分析有利於物理問題的解決。很多科學工作者在解決物理問題時總是先理解題意,定性地分析物理過程及其特征,定性地考慮多個不同的求解途徑和可能的結果,最後才選擇合適的方法、途徑去解題。所以,在演示完定性研究的實驗之後,及在得出關係式前,還應和學生說明,得到這個關係式並非就是這個實驗,而是設計更嚴密的實驗多次實驗最終得到。這樣,學生也會逐漸形成一種意識:要做研究,必須嚴格、一絲不苟,尊重客觀事實,來不得半點虛假。

2 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學生親自做實驗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此過程中也在鍛煉學生的素質,那就是學會人與人之間的合作,當然提高了動手能力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在學生實驗中,一般采用的是合作方式(目前以兩人一組居多)。兩個學生或者幾個學生一起出主意,然後一起參與動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已經開始學習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其中一位同學負責安排任務的分配,其中一位負責檢查等等。當然,也應做適當的輪換,讓每位學生都體會到各個位置的重要性和不可分割性。將來他們所要踏入的這個社會就是一個需要人與人合作的社會。在合作的過程中同時會使學生養成一種強烈的責任感,這也是作為一個合格的現代化人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