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多媒體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1 / 2)

多媒體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教研探索

作者:李戰麗

一、多媒體教學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教學的研究與實踐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和重視。多媒體教學具有傳統教學不可比擬的優越性,深受廣大老師們的喜愛,且摒棄了單一、呆板的形式,展示的內容形象、具體、豐富,讓學生更輕鬆、更全麵地接受信息……同樣也具有自身的局限性,而且,如今教學上的盲目引用容易造成濫用,引發的問題也值得人們反思。

(一)流水式教學,效果差。

多媒體隻是作為輔助的教學手段,現實中常常是計算機主導課堂,教師隻是充當“電腦操作員”,將一節課按自己的意願事先設計好,如:在什麼時候講什麼內容,在什麼時候學生應該做什麼。課堂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有活躍的思維,不是一潭死水;因此教師不能抹殺學生的思想,應該給他們自由發揮的時間和空間,注重課堂的生成性,這樣才能培養創新型人才。如果我們事先把要講的內容按預設的程式放在電腦裏,學生像看電影一樣一幅幅看過去,教師的作用主導就沒有了,人教學生變成機器教學生,整節課沒有一點活躍的氣氛。

(二)“崇尚”多媒體教學,將其神化。

多媒體教學無疑有其他電教設備沒有的優點,因此從全方位來看沒有哪一樣比得上計算機的優勢。正基於此,有部分教師將此法神化,不管自己熟不熟悉電腦,總是認為多媒體教學好比靈丹妙藥。在大力提倡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浪潮中,各科教師都將其引入課堂,顯示出“一派繁榮”的景象。可謂普及率之高,涉及範圍之廣,令人歎為觀止。是否真取得了滿意的“成績”呢?不論是省市公開課,還是職稱評定,隻要是上課的地方都得用到多媒體,不用的話則多半一票否決。設想在經濟欠發達的地區裏的學校,連微機都沒有,更別說上多媒體課了,難道他們上課就差嗎?要是評比那不是連參與的機會都沒有嗎?因此,我建議上級部門領導走進農村學校來聽一聽、看一看沒有多媒體教學的課堂,那些原生態的課堂教學也有它們的生命力。

(三)花百倍精力,事倍功半

一堂好課肯定要花許多時間和精力去準備。但如果為了上好一堂公開課,有些教師可以花上幾十乃至百來個小時去準備課件,還要請其他教師幫忙,費時費力,上課的效果好不好不敢妄下定論。部分教師走了多媒體教學的極端,一是為了滿足個人的虛榮心,取悅於聽課的老師;二是為了提升上課的檔次(為了個人發展無可厚非)。但平時不可能每節課都這樣上,而且有時花費大量時間去準備了課件,卻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是師生互動的場所,不能忽視學生的參與。我們不是為了用多媒體而上課,也不是為了上課而用多媒體。

多媒體技術是集聲音、視頻、圖像、動畫等各種信息媒體於一體的信息處理技術,以圖片、文字、聲音、動畫等多種方式輸出,實現輸入輸出方式的多元化,改變了計算機隻能輸入輸出文字、數據的局限。多媒體技術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集成性,它將計算機、聲像、通信技術合為一體,以計算機為中心處理多種信息媒體;二是交互性,用戶可以與計算機的多種信息媒體進行交互操作,從而提供更有效的控製和使用信息的手段。

二、高中語文課堂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現狀

(一)多媒體技術應用於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優勢

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語文教學,不僅能多渠道地刺激學生的感覺器官,使學生在學習中集中注意力,而且能使教學內容化難為易,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優化了高中語文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