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舊製度與大革命(1 / 2)

淺析舊製度與大革命

思政研究

作者:張靜

【摘要】法國大革命對世界近代民主自由進步的影響是巨大的,但是在法國大革命後社會持續不斷的動蕩、專製,讓世人看到的卻不是民主的自由,托克維爾在其著作《舊製度與大革命》一書中對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王權專製下各階級階層的相互分離和仇恨以及快速的經濟增長是大革命爆發的主要原因。這啟示我們運用科學的分析方法,加以分析對當今社會的發展依然有其現實意義。

【關鍵詞】法國大革命;自由;平等;中央集權;托克維爾

一、舊製度下的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對人類曆史發展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托克維爾稱之為以“宗教改革形式展開的政治革命”並解釋為“一切國內革命及政治革命都有一個祖國並局限於這個範圍內,法國革命卻沒有自己的組域不僅如此,它的影響可以說從地圖上抹掉了所有的舊國界”因為法國革命在社會政府問題上,始終追溯到更普遍性的,也可以說更自然的東西,法國革命能為一切人理解,並輕而易舉地接受這些準則,能到處為人仿效。上個世紀是一個劇烈變化的時代,傳統社會走向瓦解和現代社會逐漸興起,歐美的工業革命正如火如茶,歐洲中世紀的貴族日益沒落,美國的民主完全取得統治地位,托克維爾堅信“民主即將在世界範圍內不可避免地和普遍地到來”。

全書貫穿著一個主旨,自由。托克維爾認為,法國之所以會發生大革命,而沒有實現英國那樣的改良式改革,原因就在於法國有精神自由,而無政治自由。什麼才是自由?即個人財產、言論、精神獨立不受侵犯。托克維爾認為,具有獨立精神的人主要有兩類:一是貴族,二是教士。他們因為財產上的獨立而導致精神上的獨立。他們有著自己的思想,不畏權貴,追求自由、平等、公正等人類普遍道德。

結合現今社會,在當代人看來,民主主要指一種政治製度或政府形式,包涵了自由和平等兩種價值,托克維爾筆下的民主更傾向於平等,“顯示民主時代的特點的占有支配地位的獨特事實,是身份平等在民主時代鼓勵人民前進的主要是激情,是對這種平等的熱愛”。在這個時代大潮中,法國人民是以追求自由平等開始大革命的,“那時對平等和自由的熱愛共同占據著他們的心靈,他們不僅要求建立民主的製度,而且要建立自由的製度,不僅要摧毀各種特權,而且要確認各種權利,使之神聖化”。並且,恰恰是路易十六開始的改革,法國人民獲得了部分政治權利和經濟利益,卻引發了大革命,導致整個社會秩序的崩潰。

二、以史為鑒的借鑒規律

舊製度與大革命中所指出的社會轉型規律有以下幾條,但是,這些規律屬於符合大體情形的相對真理,並非絕對不變的絕對真理:

(一)民主自由是必然的大趨勢

民主是世界政治發展的大趨勢,勢不可擋;自由是人性需求,也是人心所向,社會轉型是不以個人意誌為轉移的必然結果,任何形式的專製製度都無法做至萬世一係,更不可能亙古不變,不思變革,拖延變革等於死,拒絕阻撓變革,喪失改良機遇等於找死;抗拒變革隻會製造革命者,勢必引發暴力革命,最終自取滅亡。不斷的改革改良,可以解決規則與規律的衝突,化解社會矛盾,避免急風暴雨式的暴力革命。

(二)政治革命勢必摧枯拉朽

“政治革命勢必改變舊政府,而且要廢除舊的社會形式,因此,就需要同時進攻所有現存的權力機構,毀滅所有公認的影響,祛除種種傳統,更新風尚與習慣”托克維爾認識到的這一規律符合法國曆史與實際,符合法國式的激進革命形式,但是,不適用英美文化背景下的保守改良型國家,也不完全符合中國的發展情形。中國的社會轉型隻會改變以儒家思想為核心價值觀的政治傳統,難以徹底改變以儒家倫理為核心的民俗與民間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