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完善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索(1 / 2)

完善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索

思政研究

作者:倪俊

【摘要】高職院校擔任著高級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擔,但在教學過程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著一定問題。文章從分析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特點入手,進而談到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麵臨的現狀,對此提出了通過製定教育理論體係、發揮新媒體作用等方式提高教育質量。

【關鍵詞】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路徑

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務繁重,他承擔了為社會培養優秀技能型人才的必備任務。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時也是一項係統性工程,不僅要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政治信仰,更要幫助高職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且應當針對高職生不同的發展階段、麵臨的不同問題進行輔導,為高職生心理健康保駕護航。因此,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職教育中占有重要分量,不容小覷。

1 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特點

高職教育與本科教育相比更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技能型人才;高職學生本身具有一些特殊性增加了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難度。

1.1 高職教學模式技能化

由於高職院校強調培養學生崗位工作能力,將今後工作中的操作能力與理論知識的培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實訓課程與理論課程課時比重可相當。高職院校強調“校企合作”,讓社會參與辦學,給學生更多到企業實習機會;同時采用這種方式通過利用企業設備,在企業建立學生實訓基地。高職任課教師不僅需要理論知識豐富的人才,更強調教師的實戰經驗。一方麵在招聘教師時引進企業精英,另外一方麵定期或不定期要求教師到企業。學生的在校時間大大縮短,學校

培養學生技能所耗費的時間精力增長。因此,導致學生思政教育難度加大,重視程度有待提高。

1.2 高職學生素質特殊性

在中國大部分家長和同學心目中,選擇高職學校就讀是高考失敗後不得已的選擇。因此,高職學生高中學習成績普遍較差,而成績差的原因很學習自覺性和自律性密切相關,這直接導致了進入高校後的學習自律性較差問題。高職擴招後,高職招生壓力增大,高職為了保證生源,也招收“三校生”,高職學生整體素質較本科院校低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

2 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應當是大學教育的基礎,而輔導員工作的重心也應該是學生的思政教育。我國高職思政教育有如下現狀:

2.1 市場經濟導致學生意識形態的多元化

市場經濟帶來了人們物質生活的豐富,也帶來了各種新的思想,各種新思想對傳統文化造成了衝擊,一部分優良的傳統文化似乎被人遺忘。追求享樂主義,忘卻艱苦樸素;追逐金錢利益,淡忘誠信廉恥;以個人主義為中心,集體利益被忽視等等。一部分學生不願意上課或者對上課內容不感興趣,認為上課內容無用,無法在工作中將其轉化為物質財富。與此相對應,學生就業率影響學校招生,為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學校鼓勵學生走向社會,雖然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但如果沒有正確引導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也影響到學生思想。這一情況無疑給輔導員思政工作加大了難度。

2.2 新媒體環境下帶來的新挑戰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網絡技術的廣泛運用,網絡時代的曆史潮流不可逆轉。信息的迅速傳播使得學校對學生的傳統控製能力減弱,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寬。大學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已經發生巨大改變,學生群體性活動受歡迎程度降低,玩手機、電腦的時間大大增加。網絡時代的多元文化、激烈競爭的社會促進了學生自強、自立、創新意識,有利於學生成長;另一方麵也導致了學生價值取向扭曲、政治信仰迷茫、缺乏堅定理想等問題。特別是高職學生,麵對種種壓力和問題時處理能力相對較低。信息技術的發展帶來來思想的進步,負麵信息的傳播途徑也大大增大為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