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經理體現的是公司的意誌,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某些職業經理由於對本部門的業務情況比上司清楚,可能就會認為上司的決定是錯誤的,或者與實際情況不符。在這種情況下,職業經理可能產生抵觸心理,也就是要改變上司的決定,使之符合個人的想法。這種現象是職業經理人景為忌諱的。
——約翰·錢伯斯
焦點問題再現
張大清在貴陽受訓,下課的時候買了一盒阿德豆腐,回去一吃,壞的,張大清就把它丟掉了,第二天張大清又從那個超市邊路過。
“昨天在這裏買了一盒阿德豆腐,壞的!”張大清說。
“你有沒有帶來?”服務員說。
“那種東西不值錢我丟掉了!”張大清說。
“你放心,你放心。”服務員說。
“我不是來向你要錢的。”張大清說。
“先生,這是大事,你等一下。”她二話沒有說就跑上去了。
沒有多久,部門經理下來了,經理下來時手上拿個塑料袋,另外手上拿了張鈔票:“先生,這裏麵還有10盒,保證都是新鮮的,這個錢是您的,我們退給您,我們店裏賣出去這樣的豆腐是我們的羞恥。不過,先生,我們已經通知了供應商,下個禮拜一開會。如果下個禮拜一您還在我們附近,請您來找我,我會告訴您開會的結果。”
症狀分析
部門經理從頭到尾隻講一個詞叫“我們”,如果是跟張大清以另外的口氣講話結果就不一樣了。
壞的?你這個豆腐是在我們這裏買的嗎?
廢話嗎?除了你們這裏哪有超市?
那你告訴我哪個小姐賣的?
我忘記了。
所以你不能確定是在我們這裏買的,對不對?
你回去就馬上吃嗎?鮮豆腐規定馬上吃嗎?
多少秒之內要吃?你不吃就放到冰箱嘛!
鮮豆腐本來就酸酸的,酸酸的是自然的風味。
一般地,我們跟張大清一樣會這樣說:“好了,不要講了。我活該,這是我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來了。”
但他們不是這樣講的。
所以,張大清以後隻要在貴陽受訓,張大清都去那家超市買東西。不過從今以後再也沒有吃到壞的了。
張說他圖的是個態度,這個就叫做“我們”:先研究自己,說自己是錯的,再把顧客的問題解決,回來檢討。
像XX超市可能會這樣講,這豆腐不是我們做的,我們是XX超市,不做豆腐,這是個該死的供應商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