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步:地麵突擊。
光是利維軍前期的炮火準備和高強度空襲,米-戈無人軍隊就吃夠苦頭了,但接下來的地麵攻勢還是毫不含糊。最早衝擊米-戈的是角龍種龍兵。它們是經過特化的強行突破型陸戰單位,頭角能釋放高能粒子和射線轟擊前方空氣,在其中生成秒速5萬千米、電壓數億伏特、溫度高達30000℃的樹狀閃電,無需瞄準,一打一大片,發射一次能對幾千米內的目標構成有效毀傷;待距離拉近,除閃電武器外,角龍種能從鼻孔噴出超高溫等離子體,還能用頸盾向前方一個扇形區域發射高能微波束,低功率用作非殺傷性武器,高功率能直接燒毀可燃物。不難想見,角龍形龍兵成群席卷米-戈軍陣,會對防護薄弱的雪人造成何等傷害。
雪人當然不可能幹坐著挨宰,它們好歹持有二象光束槍、爆漿槍、絕對零度槍等神器哩,雖然角龍形龍兵是體長9米多、重達12噸的龐然大物,一槍也足夠打個稀巴爛了。但龍兵畢竟是“生物兵器”,防護力不能以普通動物類比,詳情如下:
由內而外簡單說,首先,龍兵的骨骼、牙齒、爪子、頭角、鱗片等硬組織經過超材料強化,又輕又堅固,能持續耐受3000~5000℃高溫、瞬間抵擋10000℃高溫,簡直無懈可擊;而且它們的中樞骨骼—— 脊柱,結構很像某些鼩鼱,脊椎之間以延伸出的骨節彼此相連,就像手指一樣互相交叉鎖緊,使得整條脊柱異常粗壯強悍,但又柔性驚人。
其次,龍兵的皮膚具有STF(剪切增稠液體)構造,是一種懸浮有大量超高硬度納米顆粒的類凝膠質,平時柔軟,受到打擊則會瞬間變硬、堅如金剛,能有效抵禦各種動能和穿刺傷害。
最後,龍兵的表皮密布著細胞器型等離子體發生器,可以構築等離子護盾;龍兵體型越大,能量就越足,護盾也越強。與其他龍兵相比,角龍種特別加強了正麵防禦,頸盾不但是高功率微波炮,還能張開一扇麵積很大的離子護盾、罩住自己和自己身後的友軍。值得一提的是,等離子護盾對動能彈沒啥用—— 動能彈速度太快,等離子體對其的熔化、升華效果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就算能熔化,金屬彈變成高溫熔液潑到身上也夠嗆,除非你的離子護盾厚達幾百上千米、有足夠時間把射來的彈頭完完全全升華成蒸氣。可話說“一物降一物”,活該米-戈倒黴,他們的主戰兵器—— 二象光束槍、爆漿槍、絕對零度槍—— 全都是定向能武器,等離子護盾完克之;甚至,甚至連米-戈強到匪夷所思的艦載二象光束主炮直射,龍兵群隻要密集編隊並同步張開護盾也能完全擋下!
火力無效,剩下的一切全都得完蛋。短兵相接才是雪人真正的噩夢。角龍種打頭陣,甲龍種守衛側翼,劍龍種殿後,對米-戈本陣一線平推。角龍種的鸚鵡形喙嘴可以輕鬆嚼碎雪人,頭角和頸盾還覆蓋著厚厚一層等離子體,通過衝撞、挑刺、甩頭等動作,能有效地刺穿、切割和摧毀對手。甲龍種全長9米、體重7噸,是本體裝甲最厚的龍兵,武器多樣,如眼部激光、口鼻離子束、全身樹狀閃電、刀片狀或錘狀尾部……從鼻尖到尾端滿滿的全是大殺器,中近距全向攻擊,隻消往那兒一站,動都不用動,就能掃平半徑幾千米內所有方向的對手,尤其適合陷陣。劍龍種是特化的側後衛型龍兵,長10米、重7噸,除眼部激光、口鼻離子束外,最主要的武器是尾刺釋放的樹狀閃電,還有背部兩排骨板發射的高能微波束,可以把左右兩側的目標大片烤幹,功率甚至強於角龍種的頸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