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還有一個細節,就是真品為了色過渡得自然,常輔助噴色的技術,但是往往控製不好,就會在壽桃上噴出色彩較重的紅色斑點,而這件粉彩未見一顆斑點,所以要麼製瓷的時候控製的很好,要麼眼前的瓷器是假的。
這些細節結合在一起讓許柯不敢判定眼前的瓷器是真的還是假的,雖然他很希望眼前的這瓷器是真的,那後麵的就省事了。
為了驗證真假,他還要查看一下足底,這是最後看的地方。雍正時期的粉彩真品修胎規整,器物底足極為光滑滾圓,俗稱“泥鰍背”。而且那個時期的官窯粉彩瓷器的款識多為青花雙圈六字楷書款“”,寫篆書和四字款極少。青花色調純淨,字體非常工整,筆法清秀有力,結構嚴謹,多為宋槧()體正宗小楷,時代特征很是明顯。
許柯拿起瓷瓶看了一下足底寫著六個小字:
大清雍正年製。
底款為六字篆書青花款,款識無邊框。
雖然是篆體但並不足以證明是假的,篆體很少用但並不代表不用。
許柯有些為難了,很多地方都證明是真的,但是小的地方卻有些疑惑,不像是真的,但又無法當做是假的確鑿證據。
判定是真的還是假的呢?
許柯一陣頭痛,他又看了一遍整件瓷器最後還是無法確定是真是假,最後隻能無奈的放棄,時間有限,先看其他的瓷器,看完了再說。現在他還不能使用異能,異能無法支撐他看完時間瓷器,必須在十件瓷器中排除幾個確定是假的瓷器,然後再在存在疑點的瓷器中用異能確定真假,這樣才是合理的安排。不過這樣的預想是在時間充裕情況下的,在隻有半個小時的情況下,他隻能盡可能多的查看瓷器的真偽,然後在時間不夠的最後,用異能迅掃視剩下的瓷器。
他能做到的隻有這些。
正當許柯準備放棄的時候,他突然注意到足底的一個很容易忽視掉的印記,讓他不禁一愣,隨即變得興奮起來。
假的,這肯定是假的!
那個印記分明是現代軲轆車的痕跡,賀常和告訴過許柯,軲轆車是瓷器行業修胎用的電動專業工具!
竟然有軲轆車的痕跡,這肯定是修胎的時候不小心遺留下來的,這一條注意將前麵所有真的證據全部推翻。
媽的,仿得真好啊!
看來民國時期的高人不少啊!
差一點就上當了!
許柯忍不住為自己捏了一把冷汗,要是沒現這個印記不知道以後會出現什麼情況,說不定會白白的消耗異能所需的精神力,使得精神力提早的用完,這樣就危險了。
幸好提前現!
許柯微微鬆了口氣,將瓷瓶放下,繼續看下一件瓷器。
第二件瓷器讓他花了四分多鍾,兩個瓷器就花了近三分之一的時間,這絕對是不能原諒的,所以他必須快!
第三件瓷器,清康熙年間的正古粉彩八仙點頜杯。
許柯看了看瓶底的落款“大清康熙年製”,心裏就有了判斷。
假的!
康熙時琺琅彩隻繪花枝、有花無鳥的單調圖案,風格很華麗。隻有到雍正時期才將琺琅彩與中國傳統書畫相結合,形成了以白地彩繪為主的清麗雅致的麵貌。粉彩瓷器同樣得到驚人的展,並成為釉上彩的主流。粉彩使用了康熙晚期始從國外進口的胭脂紅,改變了古彩那種單線平塗的生硬色調,從而使每種顏色都有豐富的層次感,顯得更為嬌豔,並以淡雅柔和而名重一時。雍正時期的粉彩瓷器胎白且薄,已達到了“隻恐風吹去,還愁日炙”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