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波問:經常起立後暈倒是病嗎?(1 / 1)

王波問:經常起立後暈倒是病嗎?

從頭問到腳

王波問:經常起立後暈倒是病嗎?

結論:可能是體位性低血壓惹的禍。

謝南姿答:老楊是一名80多歲的老先生,患高血壓病已30多年,他一直都利用藥物將血壓穩定在130/70mmHg左右。最近,老楊時常感到頭昏,躺在床上休息一下就會好轉。一天,老楊在起身小便後,突然眼前發黑,急忙坐在身旁椅子上,過了10多分鍾才緩過來,但仍頭昏不止,再一看小便已經不知不覺流了出來。老楊叫了120,送院途中,測血壓70/40mmHg,送到醫院後,再測血壓已達120/60mmHg,這時老楊頭昏也已經好轉。

經過住院檢查,發現老楊這次發病都是“體位性低血壓”惹的禍。體位性低血壓是老年人和兒童的常見病,據統計65歲以上老年人體位性低血壓者約占15%,其中75歲以上的可達30%~50%。體位性低血壓危害極大,反複低血壓可引起大腦、心髒、腎髒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導致髒器功能快速減退。

那麼,體位性低血壓常見信號有哪些呢?一般情況下,當體位突然變化、服用降壓藥後或夜間排尿後出現以下症狀時需要就診:自測直立時血壓偏低;站立不穩;視力模糊;頭暈目眩;軟弱無力;大小便失禁;暈厥。

在發生體位性低血壓時,就診前,需要立刻將病人抬放在空氣流通處,或將頭放低,鬆解衣領,適當保溫,病人一般很快蘇醒,蘇醒後,盡快就醫。而對發作持續較長而神智不清楚的病人,需要立即就診。(上海市同濟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 謝南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