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剛 圓夢春晚》這期節目本地平均收視率4.10%,全國平均收視率0.78%,同樣收視率不俗。這期選題在2012年李玉剛登上央視春晚不久後播出,北京衛視成為李玉剛當屆春晚後首次露麵剖析其圓夢春晚心路曆程的媒體,這便是訪談節目中的“人到主義”——即嘉賓可以請來就成功了一半,因為李玉剛在觀眾中具有極好的人緣,並且此時他剛從春晚舞台歸來,人們對他《新貴妃醉酒》的“一秒變裝”仍津津樂道。
收視向左,美譽向右:低收視率節目問題出在哪
《全景對話》和《傾聽》在實踐過程中也時常麵臨“收視向左,美譽向右”的困局,冰上伉儷申雪和趙宏博、奧運解說員、譚盾等選題在製作上都具備了一定水準,但都收視不佳,並沒有得到觀眾認可。尤其典型的是,2012年4月24日播出的《獨家對話詹姆斯·卡梅隆》,是借第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式之際,省級衛視獨家專訪卡梅隆的節目,為何收視率較低(本地1.28%,全國0.18%)?其原因主要在於:
1.采訪對象是外國人,與目標受眾有心理距離。執導過電影《泰坦尼克號》和《阿凡達》的美國導演卡梅隆雖然很有分量,但和中國觀眾,尤其是晚21:30檔的目標受眾之間仍然存在著較大的文化和語言障礙,而且電影導演本身比較偏於高教育程度和高收入人群,難以獲得高收視率。
2.從收視曲線來看,關注這期節目的觀眾主要的收視興趣在於卡梅隆的談話和觀點,而非對於其生平事跡的梳理,一手訪談強於二手資料。
3.訪談內容的獨家性和揭秘性不夠。對卡梅隆的采訪更多是對於卡梅隆經曆、性格和一些觀點的展示,沒有觸及到更深的層麵,在采訪深度、人物挖掘方麵做得不夠,欄目組的前期策劃、提問設計、采訪技巧有待提高。
訪談節目如何走出“收視向左,美譽向右”的怪圈?說到底還是內容為王,要講好故事。要遵循選題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性格化的創作思路,要挖掘獨特的視角和敘事結構,注重挖掘獨特的細節,將熟悉題材陌生化處理,創新角度和視點等。而往往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是:(1)故事懸念設計不到位,這個懸念設在不同的橋段和節點,效果截然不同;(2)矛盾衝突鋪墊不到位,而鋪墊決定故事爆點是否可以爆發。實踐證明,隻要有一個好故事,聽故事的人都在那裏!
人物訪談節目高吸引力的故事類型
筆者結合北京衛視近年來做訪談節目的實踐經驗,總結出以下高吸引力的故事類型:
1.情感類
(1)大明星的戀愛故事
(2)離異明星的母子情、父女情
(3)親子和解(如:韋唯與父親)
(4)長輩成為人生楷模(如:倪萍與姥姥)——放大對長輩的感情
2.經曆類
(1)對生命有威脅的經曆
(2)拍片的經曆
(3)生活中的麻煩事——大幸福,小抱怨
3.趣聞類
(1)佳話、尷尬難堪、笑話
(2)人性化的小缺陷(如:梁天,懶的藝術;黃覺,狂野浪子)
(作者為北京衛視《全景對話》欄目編導、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