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與企業性質及規模相適應的管理宗旨、經營方式、組織機構、企業文化、外界協調策略等,它們相互聯係、相互製約、缺一不可。
因此,優化控製環境,首要的是企業老板重視起來。不少中小企業的發展曆史比較短暫,許多企業老板(他們同時也是企業的主要管理者)得益於短缺經濟、寬鬆政策和優惠的投資環境,企業快速地成長起來,其效益主要是依靠政策、市場等外部環境獲得的,但老板管理企業的能力並沒有同步增長,還比較缺少苦練內功的經曆。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加入WTO後形成的開放式經濟格局的逐步形成,企業在用活政策、抓住機遇的同時,也要十分注意:
①加強內部控製,提高經營效率,從管理要效益。
②要培育遵守製度的企業文化。現代社會是法治社會,現代企業也要成為“法治企業”。無論企業的老板、總經理,還是最基層的企業員工,都應當對企業的規章製度嚴格遵守,以製度為標準檢驗經營管理的對錯和效果,發揮其保護、監督、製衡的作用。
③要在企業內部形成勤於學習、善於學習的氛圍,努力建設“學習型”企業。實際上,許多中小企業的管理尚處於原始階段,離現代企業的科學管理還有相當差距。因此,企業老板應該不要太迷戀個人經驗主義的一些東西,以謙虛的態度,從大型企業、先進同行那裏學習管理中的好製度、好方法。同時,還要善於從書本上學習現代企業管理的知識和方法,敏於觀察、勤於思考,總結和製定適合自身管理和發展的內控製度。
3.改善控製技術
內部控製技術是實現控製目標的手段,包括特定的政策、計劃、標準、人員以及組織與方法。企業為更好地實現其內部控製目標,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麵改善控製技術:
(1)根據崗位選擇合格的人才,不斷培養適合自身的人才。
人力資源是企業的第一資源,企業設置的各個崗位,必須要有能履行其職責的人來勝任。造成中小企業的各種問題的因素中,歸根結底是人才因素。目前,不少企業中關鍵崗位的人才還主要依靠外聘,要善於挑選能力突出、經驗豐富、具有職業精神的好人才為企業服務,充分發揮其才智。要著手培養自己的人才,逐步建立適合自身特點的員工培訓體係,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和技能技術教育,促進本企業各類人才的快速成長。
(2)建立健全與業務規模相適應的組織機構。
企業要有效地從事各項業務活動,必須設置相應的組織機構,行使管理與控製的職能。企業在設置組織機構時,首先要根據自身特點,按照不同的管理幅度劃分不同的管理層次,設計不同的組織機構,不能麵麵俱到求得職能部門齊全,也不能因陋就簡使得關鍵職能缺失,而應充分注意部門之間職能的科學劃分,做到簡單、高效、協調,確保控製目標的實現。要根據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明確規定各職能機構的權限與責任,根據各職能機構的經營任務與特點劃分崗位係列,確定需要的崗位,根據崗位的需要選擇合適的人才。要規定各層次主管人員不僅要履行自己的職責,而且要對其下屬進行有效的監督和檢查,保證各層次目標的實現。組織結構要有利於上下級信息的溝通,避免機構重複,以最小費用取得最好效果。
(3)控製措施有效、到位。
以國家法律、法規及財經紀律為依據,對企業的經濟活動和其他管理活動進行組織、調節和製約,以利於對違法亂紀行為進行揭露和糾正。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各項管理信息的可靠性,如采取職責劃分、審查與核對等措施。為保護財產的完整和安全,采取限製接近、雙重保護、突擊檢查與核對、盤點等措施。建立成文的方針和職務說明,保證控製的製度化、規範化與科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