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橋山卷土重來,都因有強大“靠山”
天津站裏幾乎每個人都有靠山,餘則成有軍統頭子戴笠做靠山,而陸橋山也有鄭介民關照。所以陸橋山犯事以後回到南京,才能那麼快東山再起。背後肯定是他的靠山暗中提拔,否則這個被天津站踢出去的人哪有機會倒打一耙呢。
“大樹底下好乘涼”,這是中國人的老經驗,職場上也一樣通行。大部分普通人進入職場就好像在爬梯子,要從下麵的級慢慢攀登到上麵的級。所以你不可能一開始就身處要位,引得眾人攀附。而你處在“下位”的時候當然要找到一個穩固的靠山才行。因為單靠你的努力有時難以麵對,顯得勢單力薄。因此,善於找到一棵可以遮風避雨的“大樹”,退可以守,有了堅實的後盾做靠山,取得成功也就易如反掌。
找靠山也不限於在職場,凡是要在這個人際的社會裏遊走,都適用這個道理。
晚清商人胡雪岩,他可以說是富可敵國,仔細研究一下他成功的秘密,很容易發現他之所以獲得驚人的財富,歸根結底就在於他找了兩棵堅實的“大樹”。
一個是王有齡,此人在他創業之初給了他很大的關照和幫助。在地方上,胡雪岩依靠王有齡的權勢,獲得了大量的訂單和機會,生意越做越大。另一個則是左宗棠,左宗棠出自世家,以戰功謀略聞名,權高位重。這使胡雪岩有了更加強有力的靠山。正是有了這兩棵“大樹”,胡雪岩馳騁商場,碩果累累。
餘則成也好,陸橋山也罷,還有富可敵國的胡雪岩,他們都是找準了靠山的人。到底哪些人能成為你的靠山呢?以下幾個方麵可供參考:
1.有家世背景的人
顯赫的家世自然讓你受益匪淺,但是你同時要明白家世背景不一定保證他一輩子風光,如果他品行不正、能力不行,那麼跟這種人相處也不長遠。
2.功成名就之人
找這種人當“大樹”,除非你有特別的表現,或者你的某些長處正好被人看中,否則你再怎麼“跟”,他還是看不見你!
3.有能力有潛力之人
這種人可能是最好跟隨之人,他們是一種“潛力股”,一時看不出效益,如果長期做下去必有收獲。但有能力有潛力的人也不一定最終飛黃騰達,人的機遇是很難說的,所以你要無怨無悔地跟!
不過,雖然靠山會給你強有力的支持,但是靠山並不是最可靠的,隨時也有坍塌的可能。比如,馬奎就是這樣一個找錯了靠山的人。他仗著自己曾經是鄭衛明的侍衛有恃無恐。可是馬奎一出事情,這個靠山立刻就躲了。所以說,靠山也不一定“牢靠”,所以當你找到自己的“靠山”後,不能完全倚仗他人,你的真才實學才是立身之本。
點睛:所謂孤掌難鳴,獨木不成橋,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做成各種事,巧妙地借助他人的力量為我所用,自然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戴局長請我吃飯”:適當展露鮮亮的背景
馬奎帶餘則成到站裏給他安排的新居時,餘則成假裝漫不經心地提到:“戴局長請我吃飯。”表麵上風淡雲清,實則另有深意。馬奎果然上鉤了,立馬問他:“戴局長真的請你吃飯?”餘則成趁好就收,立馬說:“就是一頓便飯。”雖然隻是“一頓便飯”,但餘則成知道,他已經成功地留給了馬奎這樣的印象:他是戴笠的座上賓。這樣做的好處是,心有懷疑的馬奎不敢再肆意徹查餘則成的底細,知道他有這樣的鮮亮背景,馬奎之流自然是敬他三分。
有些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背後有著鮮亮的背景,是這些背景使他們得到機會,使他們快速成長。善於利用這些鮮亮的背景,是很多成功人士把握曆史性機遇的關鍵性的一步,也是他們最終成名的要素之一。
這其中的道理是容易理解的。每個人的身上,都有著走向成功的條件,而如何使這些條件發揮出來,卻由很多因素控製,其中就包括你的背景。一個人擁有鮮亮的背景,就好比一粒種子投入一塊適合自己生長的土壤,充分得到土壤的滋養。
餘則成簡單的一句“戴局長請我吃飯”,就對馬奎產生了威懾作用,使他對餘則成敬畏幾分。遇到類似的情況,我們也可以適當用用餘則成的辦法,用自己的“鮮亮背景”來震懾別人。這些背景包括:高學曆、豐富的經驗,或者你與某個“重量級別”人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就像廣告總愛招徠名人代言一樣,你如果能跟某些“名人”扯上關係,也能具有“品牌效益”。
某大學新聘來的講師柯蘭,外表普普通通,毫無吸引人之處。她作為係裏的新成員,經常受到冷落。係裏有什麼好的福利待遇,她總是最後一個輪上,外派學習的機會更是想都別想。一段時間以來,大家都默認了這個規則。同一個辦公室裏的老師竟然把她當做助理,把諸如修改教學ppt,填寫一些行政表格的雜活兒都交給她做。可是突然之間,大家都對她換了一副模樣,再沒有人隨便指使她做這做那了。因為大家發現,這個一點都不起眼的小人物居然是教育部某官員的親戚,於是大家都收斂了以前的做法。
其實,這個信息就是柯蘭自己偷偷散播的,她原本害怕這層關係會引人閑話,所以刻意回避了。當她發現同事們都對她毫不重視時,不由得用這層關係為自己加上了砝碼。事實證明這樣的方法是可行的。
這樣的辦法能在短時間內為自己“增色”,讓忽略你的同人們注意到你。不過要提醒你的是,這樣的辦法要適時而用,千萬不要過火。要是你經常對著同事們提起你的“背景”,就不免有炫耀之意了。沒有人喜歡愛炫耀的人,這一點是常理。所以適當地展露才是明智之舉。
點睛:所以,與其依靠自己的單薄力量“白手起家”,不如多多向貴人借力,憑借他們的能力與光彩,為自己鋪就一條平坦的通道。
巴結站長,不要忽略他的“枕邊人”
翠平與站長太太“情同姐妹”,站長太太手把手地教她打麻將,告訴她人情世故。單純而直率的翠平也在餘則成麵前感歎道:“她其實是個好人。”餘則成一方麵擔心大大咧咧的翠平會在她麵前露出馬腳,另一方麵又鼓勵她們多多來往。因為要籠絡站長,又怎麼能忽視他身邊的人呢?
除了讓翠平多多跟站長太太來往,餘則成也沒有忽視站長身邊的洪秘書。還主動邀請他下棋,又以職場熟手的身份來開導他。因為餘則成知道,站長太太和洪秘書雖然沒有直接的實權,但他們都是站長“身邊的人”,太太可以吹吹“枕邊風”,而秘書則可以知道很多零碎的信息,其中不乏極有價值的情報。所以,拉攏站長身邊的人,既能與站長關係更融洽,也有利於他的情報收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