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揚人才之長,避人才之短(1 / 2)

人各有所長,亦各有所短,隻要揚長避短,天下便沒有不可用之人。管理者用人,應先看其長,後看其短。一味盯著部屬的短處,必不能放心用人。

“原文”

夔謂芿曰:“吾以一足踔而行,予無如矣。今子之使萬足,獨奈何?”

芿曰:“不然。子不見夫唾者乎?噴則大者如珠,小者如霧,雜而下者不可勝數也。今予動吾天機,而不知其所以然。”

芿謂蛇曰:“吾以眾足行,而不及子之無足,何也?”

蛇曰:“夫天機之所動,何可易邪?吾安用足哉!”

蛇謂風曰:“予動吾脊脅而行,則有似也。今子蓬蓬然起於北海,蓬蓬然入於南海,而似無有,何也?”

風曰:“然。予蓬蓬然起於北海而入於南海也,然而指我則勝我,足酋我亦勝我。雖然,夫折大木,蜚大屋者,唯吾能也,故以眾小不勝為大勝也。”

(《莊子·秋水》)

“釋文”

夔對芿說:“我用一隻腳跳著走路,我不如(你)啊,現在你能使用幾萬隻腳走路,這是為什麼呢?”芿說:“不清楚。你沒看見唾沫嗎?噴出來時大的像珠子,小的像霧一樣,雜亂地落下數不勝數。我隻是按自然規律而行事,也不知道原因。”

芿對蛇說:“我用很多的腳走路,卻不及你沒有腳走的快,為什麼呢?”

蛇說:“這都是自然規律,怎能改變呢?我哪裏用得著腳啊!”

蛇對風說:“我要蠕動我的脊骨和肋骨而行走,尚有行跡。而你蓬蓬然從北海出發,蓬蓬然進入南海,卻仿佛沒有行跡,這是為什麼?”

風說:“是的。我蓬蓬然從北海出發而進入南海,但是一個手指可以勝我,腳也可以踢我。雖然如此,但能折斷大樹,掀翻大房屋的,隻有我啊,所以雖有許多小的不足卻能有大作為。”

在莊子講的這個故事中,風說:我可以從北海刮到南海,但是以指觸我,我抗拒不了;以腳踏我,我也抗拒不了。這是我的“不勝”。但是“折大木、蜚大屋”隻有我能做到,這是我的“勝”。兩者比較起來,“不勝”是“小”,“勝”是“大”,“故以眾小不勝為大勝也”。有特別專長者,也有很多弱項。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事實上,人各有所長,亦各有所短,隻要揚長避短,天下便沒有不可用之人。管理者用人,應先看其長,後看其短。一味盯著部屬的短處,必不能放心用人。

唐代思想家柳宗元曾講過這樣一件事:一個木匠出身的人,技能極差,連自己的床都修不好,卻聲稱能造屋,柳宗元對此將信將疑。後來,在一個很大的造屋工地上,柳宗元又看到這個人,隻見他發號施令,指揮若定,眾多工匠在他的指揮下奮力做事,有條不紊,秩序井然。柳宗元大為驚歎。那麼,對這個人應當怎麼看?如果把他看成一個“棒槌”棄之不用,無疑埋沒了一位出色的工程組織者。這一先一後,看似無所謂,其實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