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及時清除企業中的害群之馬(1 / 2)

在現代企業、組織裏,總有一些阻礙企業發展進程的“害群之馬”。企業管理者要衝破感情的束縛,及時、果斷地清除掉“害群之馬”。

“原文”

黃帝將見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為禦,昌寓驂乘,張若、諧朋前馬,昆閽、滑稽後車。至於襄城之野,七聖皆迷,無所問塗。

適遇牧馬童子,問塗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

黃帝曰:“異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請問為天下。”

小童曰:“夫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遊於六合之內,予適有瞀病,有長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車而遊於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複遊於六合之外。夫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

黃帝曰:“夫為天下者,則誠非吾子之事,雖然,請問為天下。”小童辭。

黃帝又問。小童曰:“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

黃帝再拜稽首,稱天師而退。

(《莊子·徐無鬼》)

“釋文”

遠古時,軒轅黃帝要到具茨山去尋找一位叫大隗的“完人”,向他請教治理天下的良策。

由方明趕車,昌寓陪乘,張若,朋在馬前向導,昆閽、滑稽在車後跟隨,他們一行人出發了。可是,當他們行至襄城郊外時,還是迷了路,繞來繞去總是找不到出路。黃帝一行正在萬分著急的時候,忽然看見空曠的野地裏有個牧馬的牧童,黃帝就趕快過去問他:“你知道去具茨山的方向嗎?”

牧童孩說:“當然知道。”

黃帝心中大喜,連忙又問:“那你知道大隗住在什麼地方嗎?”

牧童看了看黃帝說:“知道。我什麼都知道。”黃帝見他聰明伶俐,於是逗他說:“你的口氣真大,既然什麼都知道,那我問問你,如何治理天下,你知道嗎?”

牧童說:“治理天下,就像你們在野外邀遊一樣,隻管前行,不要無事生非,把政事搞得太複雜。我前幾年在塵世間遊曆,常有頭昏眼花的毛病。有一位長者教導我說:你要乘著陽光之車,在襄城的原野上遨遊,忘掉塵世上的一切。現在我的毛病已經好了,我又要開始在茫茫世塵之外暢遊。治理天下也應當像這樣,我想用不著我來說什麼。”

黃帝說:“你說的太含糊了,究竟該怎樣治理天下呢?”

“治理天下,就像我放牧馬群一樣,隻要能把危害馬群的馬驅逐出去就行了。”

黃帝大受啟發,稱牧童為天師,再三拜謝,方才離開。

“害群之馬”即危害馬群的壞馬,比喻危害社會或集體的人。在現代企業、組織裏,總會有一些阻礙企業發展進程的“害群之馬”。企業是一個求發展、謀利益的組織,誰阻礙了企業的發展進程,誰就應該被淘汰,這是市場競爭的結果。這就要求企業管理者衝破感情的束縛,果斷、及時清除掉“害群之馬”。日本伊藤洋貨行董事長伊藤雅俊就是這樣一個有魄力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