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無中生有”是道家的哲學思想,無中生有策略應用在現代營銷中,能夠巧妙地開拓市場,出奇製勝,取得成功。
“原文”
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無也者,有未始有無也者,有未始夫未始有無也者。俄而有無矣,而未知有無之果孰有孰無也。今我則已有謂矣,而未知吾所謂之果有謂乎,其果無謂乎?
(《莊子·齊物論》)
“釋文”
道家認為世間萬物都是從“無”開始的。從“無”生出“有”,又從“有”發展成萬物。小到生命,大到宇宙,都有一個開始,在開始之前有一個未曾開始的開始,還有連未曾開始都未曾開始的開始。宇宙之初的形態是“有”,在“有”之前是“無”,還有連“有”和“無”都沒有的“無”。忽然間有了“無”,不知道“有了‘無’”到底是“有”呢還是“無”。
“無”中怎麼能生“有”呢?這是日常很難發生的事。科學家研究認為,宇宙誕生於“無”。所謂“無”,是一個無論光和物質,甚至時間和空間,都完全不存在的世界。
“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無也者,有未始有無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也者。”這段話可以說是對老子講的“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回應,抑或詮釋,也可以說是莊子對老子的道進行的總結。這些一大串的“未始有夫”,都隻是為了說明從無生有這麼一個概念,那麼,在道家的觀念中,不僅“有”是一種存在狀態,而且,孕育產生出“有”這種事物的“無”,同樣是一種存在狀態。
“無中生有”是道家的哲學思想,“無中生有”的意思是天下萬物都從有的狀況中生發出來,而有又是從無的狀況中生出的。人們喜歡用“無中生有”來形容某事物沒有根由地在虛無中產生出來。
其實,“無中生有”是很好的營銷策略之一,“無”是迷惑對手的假象,“有”則是假象掩蓋下的真實企圖,此策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常常被采用,可以以假亂真,出其不意地實現自己的真正目的。
英國王室查爾斯王子和前王妃戴安娜舉行的婚禮盛典,是1985年英國乃至全世界的重大事件之一。當時倫敦一位珠寶商利用公眾對此次婚禮慶典的觀注心理,精心策劃了一則關於戴安娜王妃的假新聞,使其生意紅火一時。
這個珠寶商首先找到一位長相酷似戴安娜王妃的模特兒,讓她穿上戴安娜經常穿的衣服,梳她常梳的發型,並對她的言行舉止進行了一番嚴格的訓練,使之與王妃達到“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