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全球經濟麵臨嚴峻挑戰,國際航運市場大幅波動,航運企業受到嚴重威脅。航運業是強周期性行業,影響因素眾多,影響後果嚴重;因此,加強航運企業風險管理,以科學發展觀認識並管理企業風險,形成完善的企業風險管理機製,持續監控和預警,製定風險應對方案,可以確保航運企業在複雜的經營環境中健康、長久地發展。全麵風險管理反映了企業風險管理的最新國際趨勢,它所提供的思路和解決方法越來越多地被國內外大型企業認可和應用。
1航運企業風險管理的概念及內涵
風險是指在特定的客觀情況下,在特定的期間內,未來事件的預期結果與實際結果發生偏離的可能性。企業風險管理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在之後的幾十年中,為了對企業的人員、財產和自然資源進行適當保護而形成一門新的管理學科。航運企業風險管理是指對航運市場的不確定性、波動性以及航運事故隱患進行評估和控製,並以最小的成本將風險導致的各種不利後果降到最低損失限度的管理方法。
海上貨物運輸距離長、範圍廣、環境複雜,運輸風險遠遠大於其他運輸方式。海上運輸船舶可能遭受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的襲擊,也可能發生擱淺、觸礁、沉沒、碰撞、火災、爆炸等意外事故;貨物麵臨偷竊、沾汙、破碎、受潮等外來風險以及戰爭、罷工、政府行為等特殊風險;同時,船長或船員的疏忽或過失,各類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能力和素質以及船舶經營管理等方麵的原因,都會導致運輸風險的發生或擴大,對船舶及貨物造成嚴重損壞;此外,海上運輸不僅受有關國家法律法規及國際公約的約束,還受國際航運市場的影響。
航運企業應加強風險管理,根據航運市場變化,設置與企業成長及回報目標相一致的風險承受度,增強識別事件和評估風險的能力,使企業不至於因意外事件或錯誤而陷入困境。
2航運企業麵臨的主要風險
2.1戰略風險
企業戰略是指關於企業全局性、未來性、根本性的重大決策,是為達到企業總體目標而對途徑和手段進行的總體謀劃。航運企業應充分注意未來國內外宏觀經濟政策、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國際貨物運輸結構變化對航運業的影響;密切關注其他主要航運企業,尤其是提供相似服務的航運企業的發展動向;充分利用科技進步,製定著眼未來的企業發展戰略和規劃,正確把握企業發展方向,避免重大決策失誤。
2.2市場風險
(1)國際貨物運輸的單位貨物價值和運輸質量要求不斷提高。隨著世界經濟科技化程度的提高,商品的知識含量和附加值明顯增加,單位貨物價值不斷提高,並對運輸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2)國際運輸業將進入綜合運輸時代,航運業在經曆散貨船大型化、專業化和集裝箱化等革命之後,正進入現代物流化時代。21世紀,新的運輸模式將打破傳統運輸方式各自為政的局麵,強調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整合和集成。海運承運人將從簡單的貨物“港到港”運輸的承運人和組織者,發展成“門到門”“點到點”運輸的綜合承運人和組織者。航運企業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務水平的壓力將越來越大。
(3)國際航運市場進一步向“買方市場”發展,托運人向承運人提出更高、更個性化的服務要求,航運業競爭更趨激烈,航運企業將著眼於提供“大規模定製”服務。
(4)航運業將建立全球性統一的信息係統,形成全球共享的信息網絡,信息係統現代化將成為航運企業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
2.3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包括籌資、資金短缺,利率、彙率、壞賬損失,稅務風險等。航運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初始投入成本高,固定資產所占比重大,流動資產比重小,資產變現能力受行業景氣指數的影響較大,容易發生資金短缺。
遠洋運輸船隊往往是利用銀行貸款發展壯大的,因此,相對於其他行業,航運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普遍偏高,平均在50%以上(不含上市公司),有的甚至高達80%,所以航運企業的銀行債務多,還貸壓力大,受利率變化影響明顯。
2.4投資風險
投資風險主要體現為投資收益率達不到預期目標。航運企業的主要資產為營運船舶,船舶資產占航運企業總資產的半數以上,同時也是重要的生產工具。船舶投資具有投資期(建造期)長、初始投資額大、受利率和彙率波動影響大、使用期限長、投資回收慢等特點;此外,由於航運市場的周期性波動,航運企業往往在運價高峰及彙率、利率不利的情況下作出船舶投資決策,嚴重影響投資船舶未來的營運效益,因此航運企業對船舶投資應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