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時間管理專家為一群商學院的學生講課。
“我們來個小測驗。”專家拿出一個一加侖的廣口瓶放在桌上。隨後,他取出一堆拳頭大小的石塊,把它們一塊塊地放進瓶子裏,直到石塊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問:“瓶子滿了嗎?”所有的學生應道:“滿了。”他反問:“真的?”說著他從桌下取出一桶沙子,倒了一些進去,並敲擊玻璃壁使沙子填滿石塊間的間隙。
“現在瓶子滿了嗎?”這一次學生有些明白了,“可能還沒有。”一位學生應道。“很好!”他伸手從桌下又拿出一桶再細的沙子,把沙子慢慢倒進玻璃瓶。沙子填滿了石塊的所有間隙。他又一次問學生:“瓶子滿了嗎?”“沒滿!”學生們大聲說。然後專家拿過一壺水倒進玻璃瓶直到水麵與瓶口齊平。他望著學生,“這個例子說明了什麼?”一個學生舉手發言:“它告訴我們,無論你的時間多麼緊湊,如果你真的再加把勁,你還可以幹更多的事!”
“不,那還不是它的寓意所在。”專家說,“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如果你不先把大石塊放進瓶子裏,那麼你就再也無法把它們放進去了。那麼,什麼是你生命中的‘大石塊’呢?你的信仰、學識、夢想,或是和我一樣,傳道授業解惑。切切記住,得先去處理這些‘大石塊’,否則你就將悔恨終生。”
除了把大部分時間和主要精力運用於重要事情上以外,還要學會利用瑣碎時間。
工作與工作之間總會出現時間的空當,人們都會在每件事情與事情之間浪費瑣碎的片段時間,例如等車、等電梯、搭飛機,甚至上廁所時,或多或少都會有片刻的空閑時間,如果我們不善加利用,這些時間就會白白溜走;倘若能夠善加利用,積累起來的時間所產生的效果也是非常可觀的。推銷員在等公共汽車時總有近10分鍾的空當時間,若是毫無目標地與人閑聊或四下張望,就是缺乏效率的時間運用。如果每天利用這10分鍾等車的時間想一想自己將要拜訪的客戶,想一想自己的開場白,對自己的下一步工作做一下安排,那麼,你的推銷工作一定能順利展開。不要小看不起眼的幾分鍾,說不定正是由於這幾分鍾的策劃,你的推銷就取得了成功。
妥善地規劃行程也是有效利用時間的方法。
在時間的運用上,最忌諱的是缺乏事前計劃,臨時起意,想到哪裏就做到哪裏,這是最浪費時間的。推銷員拜訪客戶時,從甲客戶到丙客戶的行程安排中,遺漏了兩者中間還有一個乙客戶的存在,等到拜訪完丙客戶時,才又想到必須繞回去拜訪乙客戶,這就是事先未做好妥善的行程規劃所致,如此一來,做事的效率自然事倍功半。另外,某些私人事務也可以在拜訪客戶的行程中順道完成,來減少往返時間的浪費。例如,交水電費、交電話費、寄信、買車票等,因此一份完整的行程安排表是不可或缺的。
要做時間的主人還要有積極的時間概念。
凡事必須定出完成的時間,才會迫使自己積極地掌握時間,有句俗話說:“住得近的人容易晚到。”其原因是住得近,容易忽略時間。例如,一些推銷員為了方便上班,在離公司一步之遙的地方租房子,因為很快就可以到達公司,但也容易養成磨磨蹭蹭的壞習慣,結果往往是快遲到的時候才驚覺時間已經來不及了。事實上,不是時間不夠用,而是因為消極的心態讓你疏忽了時間的重要性。因此,要改變自己的想法,就必須用正確而積極的態度麵對時間管理,要求自己凡事都得限時完成,如此,事情才會一件接著一件地完成,這才是有效率的工作。
時間是最容易取得的資源,因為容易取得,所以我們也就容易輕視它的存在而恣意浪費,這種習慣會降低我們生存的價值。以最簡單的數學概念來計算,如果我們每天浪費1小時,1年下來就浪費了365小時,1天24小時中扣除8小時的休息時間,以16小時當作1天來計算,365個小時等於22天,10年下來就有220天,大約等於浪費了1年的可用時間,所以1個活到70歲的人若是每天浪費了1小時,其中就有接近7年的時間是白活了,想起來真是十分可怕的事!我們還能毫無限製地讓時間溜走而不懂得把握嗎?
推銷員是可以自由支配自己時間的人,如果自己沒有時間概念,不能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時間,那麼推銷的成功就無從談起。
銷售金言
上天是公平的,上帝給每個人的時間一樣多,每個人一天的時間都是24小事,一天都是86400秒。沒有誰比誰多一分鍾,亦沒有誰比誰少一分鍾。時間一樣多,但人的成就卻不一樣大,為什麼?就是因為對於時間的態度和管理策略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