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明確顧客的興趣所在(1 / 3)

所謂興趣,簡單地說,就是顧客產生“究竟什麼事”的好奇,或者產生“似乎對我有益”的想法。在推銷活動中,推銷員使顧客對商品產生的各種好奇、期待、偏愛和喜好等情緒,均可稱為興趣。它表明顧客對商品作出了肯定的評價。這些都是推銷員在與客戶交流溝通時所應注意的,同樣這也是了解和確定客戶想法的一個有效途徑,並且直接決定了推銷成敗的關鍵,因為讓客戶產生興趣在整個推銷過程中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興趣是注意進一步發展的結果,興趣又是欲望的基礎,興趣的積累與強化便是欲望。在推銷過程中,如果推銷員不能設法使顧客對商品產生濃厚的興趣,不僅不會激發顧客的購買欲望,甚至會使顧客的注意力轉移,使推銷工作前功盡棄。那麼,顧客的興趣究竟來自何處呢?

從大量推銷實踐來看,顧客的興趣主要來源於商品的特性。從顧客的角度來看,這些特性能給他(或她)帶來一定的好處和利益。

任何一名推銷員都知道:顧客之所以購買某種商品或接受服務,並非是因為他對它們有什麼特殊的偏愛,而是在尋求購買了這些商品後將給他帶來的那些利益。正是深知這一奧秘,某位製造商才常常諄諄告誡其手下的推銷員:“我們每年能賣出100萬台1/4英寸的鑽孔機,但你們在平時的工作中一定要牢記,客戶並不是需要1/4英寸的鑽孔機,而是需要1/4英寸的鑽孔。”同樣,人們購買保險是因為他們相信這樣做可以為自己的家庭與親人提供財務安全保障。

諸如此類的例子,還可以舉出很多,在此,隻想再強調一下,每個顧客在被商品所打動而引起興趣時,都是因為這些商品可能會給他們帶來某些利益,也就是要成為一名創造出高業績的傑出推銷員一定要了解到客戶的這種心理。

商品能給人們帶來利益,是因為每個商品都有著與眾不同的技術特性,或者稱為產品的優點。正是商品的這些優點及可能帶來的利益吸引著顧客,使他們對商品感興趣。

通常,使顧客產生興趣的商品特性大體有以下幾種:

(1)美觀大方。

(2)經濟實惠。

(3)新、奇、特(時髦)。

(4)教育性。

(5)安全保險。

(6)娛樂性。

(7)緊俏。

當然,與商品相輔助的良好的配套服務,也能讓顧客興致勃勃。比如,對家電產品“終身保修”等。既然如此,為了盡快引起顧客的興趣,推銷員一開始就要向顧客介紹產品到底有哪些優點。

但僅僅是推銷員的介紹,顧客印象不一定很深,也不一定完全相信,肯定不如一邊聽,一邊再有些其他的配合來得好。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意思就是說,要了解一件事情與其讓別人解說一百遍,不如自己親眼看一次,它表明了視覺對於認識事物的重要性。與此相似,有人認為在理解商品的性能時,觸覺也同樣的重要。因此在推銷領域也有“百聞不如一摸”的說法。

人共有五種感覺:視覺——眼睛看;聽覺——耳朵聽;味覺——舌頭嚐;嗅覺——鼻子聞;觸覺——手觸摸。如果我們用更多的感官同時接受信息,我們記住的便越多。所以,既聽又看比單聽要強。看、聽、摸、動已經不錯了,但如果適時地再加上味覺與嗅覺,那麼顧客便一定能記住推銷員的意思了。比如,推銷食品時,味覺和嗅覺是非常有用的。你讓顧客聞到你推銷食品的香氣,或讓他嚐一下這食品的特殊美味,一定會引起他對食品的興趣甚至需要的欲望。可見,要想繼續保持顧客的注意力,引起其興趣,就應給顧客以多種感官刺激,以證實商品的這些特性確實存在,並能為顧客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