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章 會說話才會銷售(1 / 2)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運用語言是一門學問。有的人缺少“嘴”上的功夫,說話乏“術”,因此,言談表達往往“說話不投機”,以致很難把事情辦好,有時甚至還會將好事辦砸;而有的人則深諳說話之“術”,能得體地運用語言準確地傳遞信息、表情達意,有的人甚至能點“語”成金,使所言收到奇佳的表達效果。

相傳,有家父子冬日在鎮上賣便壺(俗稱“夜壺”。舊時男人夜間或病中臥床小便的用具)。父親在南街賣,兒子在北街賣。不多久,兒子的地攤前有了看貨的人,其中一個看了一會兒,說道:“這便壺大了些。”那兒子馬上接過話茬:“太好了哇!裝的尿多。”人們聽了,覺得很不順耳,便扭頭離去。在南街的父親也遇到了顧客說便壺大的情況。當聽到一個老人自言自語說“這便壺大了些”後,馬上笑著輕聲地接了一句:“大是大了些,可你想想,冬天夜長啊!”好幾個顧客聽罷。都會意地點了點頭,繼而掏錢買走了便壺。

父子兩人在一個鎮上做同一種生意,結果迥異,原因就在會不會說話上。我們不能說當兒子的話說得不對,確實,便壺大裝的尿多,他是實話實說。但不可否認,他的話說得欠水平,粗俗的語言難以入耳,令人聽了很不舒服。本來,買便壺不俗不醜,但畢竟還有些私秘的因素在內。人們可以拿著臉盆扁擔等大大方方地在街上走,但若拎著個便壺走在街上,就多少有些不自在了。此時,兒子直通通的大實話怎麼不使買者感到幾分別扭?而那個父親則算得上是一個高明的推銷商。他先讚同顧客的話(“大是大了些”),以認同的態度拉近顧客的距離,然後,又以委婉的話語說“冬天夜長啊”,這句看似離題的話說得實在是好,它無絲毫強賣之嫌,卻又富於啟示性。其潛台詞是冬天天冷夜長,夜尿次數多且又怕冷不願意下床是自然的,大便壺正好派上用場。這設身處地的善意提醒,顧客不難明白。賣者說的在理,顧客買下來也就是很自然了。

兒子一句話砸了生意,父親一句話盤活了生意,這不正說明了“善講”重要嗎?

再如,服務人員向客人推銷飲料時,可以有以下幾種不同的詢問方式,一問“先生,您用飲料嗎?”(用與不用等客人做決定)。二問“先生,您用什麼飲料?”(服務人員幫客人確立了用飲料的前提,隻是選品種。)三問“先生,您用啤酒、飲料、咖啡或茶?”(用飲料的前提完全成立,並為客人劃定了選擇範圍。)很顯然第三種問法為客人提供了幾種不同的選擇,客人很容易在服務的誘導下選擇其中一種。可見,第三種推銷語言更利於成功推銷。因此,運用語言技巧,可以大大提高推銷效率。

下麵的13句話,讓客戶沒法拒絕你。

(1)如果客戶說:“我沒時間!”那麼推銷員應該說:“我理解。我也老是時間不夠用。不過隻要3分鍾,你就會相信,這是個對你絕對重要的議題……”

(2)如果客戶說:“我現在沒空!”推銷員就應該說:“先生,美國富豪洛克菲勒說過,每個月花一天時間在錢上好好盤算,要比整整30天都工作來得重要!我們隻要花25分鍾的時間!麻煩你定個日子,選個你方便的時間!我星期一和星期二都會在貴公司附近,所以可以在星期一上午或者星期二下午來拜訪你一下!”

(3)如果客戶說:“我沒興趣。”那麼推銷員就應該說:“是,我完全理解,對一個談不上相信或者手上沒有什麼資料的事情,你當然不可能立刻產生興趣,有疑慮有問題是十分合理自然的,讓我為你解說一下吧,星期幾合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