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6章 銷售員要學會包裝自己(1 / 1)

一位哲學家曾說過:“你的一切素養都表現在你所使用的禮儀上,你的內心將表現在你的語言上,這是人們判斷你的重要方法。”一個人的穿著打扮、言行舉止總會顯示出自身的氣質修養。

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裏,大家都有一大堆的事要做,邁著急如流星的步伐,四處奔忙。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在人頭攢動的商店中,在快步如風的寫字樓裏,熟識的人們相互點點頭,陌生的就擦肩而過,誰也不會特別在意誰,誰也不肯多看別人第二眼。

在社交中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飽滿的熱情,大方自然的神情,是優化個人形象的先決條件。與人交往時,神采奕奕、精力充沛,顯得富有自信,就能激發對方的交往熱情,活躍交往氣氛。如若萎靡不振,無精打采,顯得敷衍冷漠,會使對方感到索然無味,乃至不快。人的身體行動會顯示人的精神狀態。

如果說修飾美是覆蓋在心靈上的一件漂亮外衣,那麼姿態、舉止的行為美便是心靈輝映在外衣上的一束光。一個人即使有了出眾的姿色、漂亮的衣著,如果沒有與其相適應的行為美的表現方式,也不能算是完善的美,甚至還會破壞自己原有的美。

無法想象一個沒有動作、毫無表情的人跟一具漂亮的屍體有多大的區別,也無法想象一個動作拙劣、表情呆板的人的內心會蘊藏多少生機。國人氣質素來較為內向、含蓄,因此這裏所說的姿態、舉止應是秀雅適宜的行為美。一個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表現給人看的,因此,姿態、舉止的表現方式首先應考慮到他人,即是否有禮貌,是否尊重他人。

有的人衣冠楚楚卻出言不遜,聽別人講話時漫不經心,或隨意打斷對方的談話等,這些行為都是不夠尊重他人、缺少文化教養的表現。

一個人的姿態、舉止又和他的風度聯係著,“宰相肚裏能撐船”,這是一種豁達的政治家風度;蘇東坡詠歎的“羽扇綸巾”“雄姿英發”是孔明、周瑜一類善施妙計的謀士風度;同樣,一個人在公共場合敞胸露懷、歪戴帽子、嘴吹口哨,則給人“流裏流氣”的印象;那種不修邊幅、穿著邋遢則可稱為意誌消沉者的“風度”了。

俗話說“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有的人在公共場所(如電影院、公共汽車、音樂會)翹著二郎腿、東倒西歪的就很不雅觀。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細枝末節”也應注意,如有人衝著別人咳嗽、打噴嚏,與人談話時挖鼻孔、摳耳朵,不分對方年紀大小,見麵就拍肩膀……這些都是不文明的表現。

銷售金言

現代人越來越提倡個性交際。在符合身份的要求下,可以適當提倡衣著的個性化。除了警察等特殊行業需要統一著裝外,其他人在衣著上有廣泛的選擇餘地,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氣質修養、審美情趣進行選擇,以展現自己與眾不同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