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臣不負
承歡·虞美人令
作者:吾玉
(一)
馮敏之在入朝為官兩年後,被孟靈修堵在宮裏的假山下,強行奪去了初吻。
他拚命掙紮間,狠狠咬破了孟靈修的唇,而那廝卻隻是在放開他之後,不在意地一舔唇邊血,說了一句恬不知恥的話:“馮少卿知法犯法,傷了本朝皇叔,該當何罪?”
話音未落,他已是一耳光扇去,雙目血紅:“你無恥!”
“喲,還挺烈性!”孟靈修吐出口血水,揉了揉臉,低頭一把捏住他的下巴,笑得無賴,“實不相瞞,剛和幾個小兔崽子打賭來著,本王不巧輸了,他們非讓本王來一親你馮少卿的香澤,本王推托不得,委實犧牲大了呀。”
說完,撣撣衣袖,一副正義凜然之狀:“好了,你罵也罵了,打也打了,這事就當扯平了,本王先行一步。”
風掠長空,孟靈修好不得意地離去後,氣到發顫的馮敏之在假山下,聽到了遠處傳來的嬉笑聲——
“王爺如何,馮少卿的嘴軟不軟?”
“軟!”
“那甜不甜,甜不甜?”
“甜如蜜呀!”
“香不香,香不香?”
“豈止是香,那是香入骨呀!”
話音未落,一片淫邪放浪的笑聲已誇張響起,不用伸頭望去,也幾乎可以想到那群世家紈絝子弟的嘴臉。
“王爺威武,王爺霸道,王爺這回可是出了口大大的惡氣,看那娘們兮兮的馮敏之以後還敢不敢同您作對!”
溜須拍馬的聲音越飄越遠,當人群嬉笑離去,外頭終於徹底安靜下來後,馮敏之才從假山後緩緩走出。
屈辱的淚水在他眼眶中打轉,他一身鮮紅的官服在陽光下倍顯諷刺,胸膛起伏間,他終是捏緊雙手,一拳打在了山石上。
血珠滴答墜下,他咬牙切齒道:“孟、靈、修,我與你勢不兩立!”
馮敏之與孟靈修積怨已久,其源頭是兩年前,孟靈修在禦花園裏撒的一泡尿。
作為大梁有史以來,活得最恣意的一位王爺,孟靈修可謂是皇室的一株奇葩。
當然,這話沒人敢當著他的麵說,畢竟他是當今允帝僅存於世的皇叔。
允帝仙壽四十,孟靈修卻剛滿十七。
輩分這種東西,簡直就是用來傷人的。
放眼整個大梁,再沒有人比他的輩分還要高了,因此他便有了“倚老賣老”的資本,成天帶著一群不成器的世家子弟到處廝混,做盡讓史官都不忍下筆的混賬事。
而兩年前,剛考上狀元,隨百官一同遊園的馮敏之便在宮中親眼見到了這位傳說中的“淮安王爺”。
彼時孟靈修正旁若無人地在“開閘放水”,而他那群“皇子皇孫”站在一旁,還個個撫掌叫好。
“能得我家皇爺爺的仙露澆灌,這花可真是三世修來的福氣呀!”
在一個比一個誇張的溢美之詞中,百官紛紛搖頭歎息,不忍相看,卻有一道人影排眾而出,帶著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正是馮敏之。
他一臉正氣,當著文武百官斥出的那番話至今還在朝中流傳。
“食君之祿,擔君之憂,今日敏之冒著大不敬之罪也要說一句了,王爺你這種人的存在簡直就是在浪費大梁國庫的糧食。”
陽光下,話一出口,滿場頓時都靜了下來,連為首的宰相大人都嚇住了。
一時間眾人噤若寒蟬,那道“澆花”的背影吹了聲口哨,不緊不慢地提上褲子,係上腰帶,轉身一笑。
“你說什麼?”
馮敏之背挺得筆直,有人伸手去拉他,他卻依舊麵不改色,長空下一字一句道:“我說,王爺行徑荒誕,有傷風化,為皇室蒙羞!”
話剛落音,身後的百官已齊齊倒吸口冷氣:好個剛正不阿的年輕人!
他們無不在心中為他默默豎起了一個大拇指,馮狀元,真男人,好膽量——
你死定了。
那時幾乎所有人都以為馮敏之見不到第二日的太陽了,就連馮敏之自己也做了最壞的打算,因為孟靈修在上下打量了他許久後,隻留下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你等著。”
但沒有想到的是,他等來的不是嚴刑懲治,而是一頂大理寺少卿的官帽。
上任後沒多久,他在宮中又迎麵遇上了孟靈修。
“馮少卿見過貓戲老鼠嗎?逮著後往往不一口咬死,而是慢慢折磨,徐徐玩之,那才更添趣味。”
宮牆下,那張無賴的笑臉湊近他,壓低聲音道:“本王送你這份見麵禮,你可莫讓本王失望,多堅持一會兒才好呀,不然本王又該無聊了。”
囂張的笑聲在長空下回蕩著,孟靈修在眾人的簇擁下揚長而去,隻留馮敏之在他身後咬碎銀牙。
“你放心,我會堅持的——可不是為了你。”
苦讀詩書,心懷信仰,願獻以蜉蝣之力,做個真正的好官,造福百姓。
隻為夢裏那身再無處可尋的雲衫。
(二)
夜間回府的馮敏之,手上包紮的傷口引起了管家的注意,他卻隻是擺擺手,什麼也沒說,抱著大理寺未閱完的卷宗,疲憊地進了屋。
身子無力地抵著房門,他久久未動,白日裏吃了啞巴虧,如今隻剩滿心苦澀。
他抱緊床頭的骨灰壇,不覺間模糊了視線,指尖一寸寸撫過那冰涼的壇身,他抬頭,於一人高的銅鏡中望見了自己的模樣。
疲倦,瘦削,蒼白,眼神空洞,很有一個常年被壓榨的清官樣子。
摘下官帽,脫去官服,漆黑的長發傾瀉了一塌,隻有這個時候,他才是她,那個都快陌生了麵目的敏敏,而不是平日裏與孟靈修相鬥周旋的馮少卿。
“景言,我想你了……”
雙手一點點抱緊懷裏的骨灰壇,她呢喃著,恢複了小女兒般的埋怨:“那混賬王爺今天又來尋我麻煩了,這一回,這一回他……”
燭火搖曳下,卻到底是難以啟齒,隻能恨恨地從唇齒間溢出一句:“總之他下流無恥,是天底下一等一的大渾蛋!”
恨罵間,半空中仿佛又浮現出那張欠扁的笑臉,叉腰扇著扇子:“來呀來呀,馮少卿,看本王怎麼慢慢玩死你!”
真是……太可惡了!
兩年裏,她與這渾蛋王爺針鋒相對,鬥智鬥勇,每一回勝了便歡天喜地,抱著骨灰壇邀功般喋喋不休,敗了便似今夜,滿心委屈地各種訴苦。
隻是她自己都未曾發覺,若是壇裏的蘇景言能夠跳出來,一定會搖著她的肩膀無奈相問:為何經年累月,口口聲聲都離不開那淮安王爺呢?
當然,蘇景言是跳不出來的,就連她夢中,他也很少去。
他死在安德七年的秋天,生來孱弱的身體支撐不了他未完的夙願。
他飽讀詩書,生平誌向便是考中功名,為國為民,可他不在了,留下未過門的青梅竹馬,想用另一種方式替他活下去的馮敏之。
綰了發,束了胸,馮敏之背著骨灰壇,踏入皇城,隻為延續未婚夫蘇景言的畢生信仰。
如果,如果沒有遇上孟靈修……這條路大概算走得很順利。
“最好不要落在我手中,否則任憑你是王爺也要按律法處置……”
熄了燈燭,夜風颯颯,連夢中都還在咬牙的馮敏之並不會知道,笙歌不絕的王府裏,孟靈修正一手攬著美姬,一手不自覺地輕撫雙唇,回味著白日裏的那一吻。
“還別說,滋味真不錯。”
懷裏的美姬抬起頭,笑吟吟地摘了顆葡萄塞進孟靈修嘴裏:“王爺在說什麼?”
孟靈修吐出葡萄籽,留戀般地舔了下唇,饒有興致地笑道:“我說,有個家夥,在大理寺執起法來眼都不眨,空有顆憂國憂民的男兒心,卻長了個娘們兒身,你說有趣不有趣?”
(三)
皇天不負有心人,假山一事後,馮敏之緊盯了孟靈修好一段時間,終是抓住了他的不是——
“大梁律法,宗廟祭祀期間,皇室子弟不得開葷,不得縱情聲樂,王爺卻還呼朋喚友,大肆出入這秦樓楚館,試問將老祖宗置於何地?”
紅袖坊裏,一身鮮紅官服的馮敏之正氣凜然地站在燈下,嚴肅的麵孔與身旁的鶯鶯燕燕格格不入。
出來偷腥的世家子弟們紛紛被這氣勢震住,唯獨首座上左擁右抱的孟靈修笑意不減,仰頭望著馮敏之,眸若星辰。
“好一張伶牙利嘴,盯了這麼久,總算抓住了這點小把柄,馮少卿真不容易呀。”
說完,他折扇一打,一派主人翁的招呼姿態:“來來來,馮少卿是第一次來這種地方吧,先來聽個曲兒熟悉熟悉……”
馮敏之一聲冷哼,把湊近的花魁一推,拔高語調道:“少廢話,大理寺拿人,勞請王爺屈尊跟敏之走一趟吧。”
這樁牽扯皇親國戚的案子在允帝跟前打了個轉,判得說重不重,說輕不輕,隨孟靈修出去廝混的那些世家子弟們,通通各回各家,各自禁足,而“領頭人”孟靈修呢,懲治可謂別具一格——
在大理寺馮少卿監督下,一筆一畫,不得假手於人,老老實實將一整套大梁律法抄完。
對於這樣的結果,馮敏之已算滿意,但當她走出殿外,緊隨身後的孟靈修卻吹著口哨,心情比她還要好似的。
“那麼厚一套大梁律法,馮少卿可要好好監督本王完成啊。”
長空下,無賴的笑臉湊近她,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般,看得她直皺眉,對著那道哼曲遠去的背影道:“失心瘋了吧?”
而當暮色四合,淮安王府的人敲鑼打鼓,擁著孟靈修浩浩蕩蕩而來時,馮敏之才明白這廝在打什麼如意算盤。
“本王琢磨著,抄完怎麼也要個十天半個月吧,馮少卿公事繁忙,勞煩你天天跑來王府實在過意不去,本王索性搬來與你同住,你看如何?”
這簡直是再混賬不過的一步棋,反客為主,逼過河界,仿佛要她知難而退般,卻偏激起了馮敏之一股倔氣。她瞥了眼孟靈修身後的人,一聲嗤笑:“如此甚好,隻是不知道的人還以為王爺把整個王府都搬來了,既是同吃同住,那自然敏之過何樣的生活,王爺便得照舊相隨,隻怕王爺錦衣玉食慣了,受不了這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