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西交通窩案背後的紀檢掮客(1 / 1)

山西交通窩案背後的紀檢掮客

段建國曾寄希望於一名在紀檢係統擁有人脈的掮客打探情況。此人正是馮朝輝。他在紀檢係統的“熟人”,就是時任中紀委法規室副局級紀律檢查員、監察專員曹立新。

因“李真”案

結交中紀委官員

據調查,馮朝輝是陽泉市郊區楊家莊鄉黑土岩村原支部書記之子,真實學曆初中。1990年8月,馮父通過身份、年齡造假,為不到20歲的馮朝輝辦理了陽泉固莊煤礦合同製招工手續和農轉非戶口。不過他並未在該煤礦上班,僅借此轉換了城市戶口和工人身份。

馮朝輝先由當時供職的陽泉礦務局係統借調到太舊高速工作,項目完工後又回到了原單位,但他自此與交通係統結緣。

手續造假和“掛靠單位”,成為馮朝輝日後獲取官職的通用模式。但其每一步的“成功”並非幸得,而是以“手眼通天”的深闊人脈為憑恃。馮朝輝的其中一位“貴人”,即是相交十餘年的老友曹立新。

2000年3月29日下午6時左右,陽泉市第二看守所迎來了一名特殊的“客人”,他就是曾經的“河北第一秘”李真。在一個多月前對李真執行“雙規”措施後,由中央紀委六室牽頭的“2-23專案組”將他在石家莊短暫關押了一個月。之後,將他異地關押在與河北交界的山西陽泉。

在2013年以來的兩次機構調整之前,中央紀委原來分為八個紀檢監察室,前四室對應中央部委,後四室對應地方省份,其中六室對應華北地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曹立新即是參與查辦李真案的辦案人員之一。記者獲知,李真被關押在陽泉二看長達2年,曹立新在陽泉期間,馮朝輝有意逢迎,於觥籌交錯間,給予曹單調的辦案生活些許慰藉。

無論對於馮氏個人的騰達,還是日後交通係統窩案,這段交情都是關鍵伏筆。

“朝中有人”一路升遷

交通窩案爆發後,曾輔佐兩任廳長的交通廳原副廳長王誌民於2013年4月最先被抓,緊隨其後的是前任廳長王曉林和綜合規劃處調研員王蕾。此時山西交通係統已如驚弓之鳥。

奉命從北京來到太原調查此案的,正是中央紀委六室的曹立新。當時的曹立新已是六室查辦山西違紀違法案件的一線負責人。

曹立新的好友馮朝輝在其中看到的,是千載難逢的升官機遇。在王誌民被抓後,在陽煤集團擔任紀委副書記的馮朝輝主動找到段建國,自告奮勇去調查部門疏通關係,同時提出,希望能擔任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紀委書記。

在當地官場,馮朝輝一度曾被看做“小混混”,2005年1月,他曾擔任省高管局舊關超限運輸檢測點主任(正科級),這是他混到的第一個官職。“他跑到交通廳的領導那裏,說北京部委的某某某是他的好朋友,希望對他提拔任用。他提的那些人都是級別很高的領導幹部,交通廳的領導既不便打聽,也不敢得罪,隻好寧信其有。”他的幹部身份與文憑,全部為造假。

2008年12月,馮朝輝再次搬出北京的關係,離開交通係統,調入陽泉市紀委擔任副縣級檢查員。2010年,全國各地清查幹部隊伍中的身份造假者。馮被陽泉市委組織部查證身份有問題,卻蹊蹺地逢凶化吉,調任陽煤集團擔任紀委副書記,職級升至正處。

數十次出入中紀委辦案駐地

王誌民於2013年4月被抓後,交通係統多人被抓或協查,人心惶惶,段建國陷入兩難境地。

馮朝輝在交通係統任職時,曾與段建國有過麵緣,但二人不算熟悉。自稱在辦案部門認識人的馮主動請纓去打探消息,並設法撈人。

馮的許諾並不完全是吹牛。知情人士透露,為此事奔忙的馮朝輝,曾數十次出入中央紀委的辦案駐地,這些都被監控設備記錄下來,從而讓馮也進入了調查部門的視野。

馮朝輝曾將相關情況向段建國彙報過2次,麵對馮提出的在省高管局任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的要求,段當即應允。而山西交通係統多位人士都對記者表示,曾聽聞“上頭”有人對馮的提拔之事向段打過招呼。

2013年4月,上任僅僅3天的馮朝輝就被調查部門帶走。曹立新也接到中紀委調令回京。2014年5月,中央紀委在十天內查處2名內部官員,其中之一即是曹立新。

因撈人而落網的馮朝輝,先被關押在平遙,後被轉移至外省。據通報,馮的違法違紀行為包括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索取、收受巨額賄賂;向黨和國家工作人員介紹巨額賄賂;家庭巨額財產不能說明合法來源;違反廉潔自律規定謀取私利。新華社報道稱,馮朝輝涉案金額已超過2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