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血壓的音樂治療(1 / 1)

高血壓的音樂治療

高血壓病是一種自主神經係統調節紊亂的疾病,用音樂療法可以起到舒緩神經、調節血壓的作用。目前,音樂對高血壓的治療作用,已經廣泛應用於臨床。但音樂治療的配方選曲極為重要。

首先,出現不同的髒腑症狀,選擇的樂曲也應不同。

肝不適:常見抑鬱、易怒、乳房脹痛、脅肋脹悶、口苦、咽幹、膽小、易受驚嚇等。

可選曲目:《胡笳十八拍》《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黑頭發飄起來》《五月的風》等。

最佳欣賞時間:19:00-23:00。

心不適:常見失眠、心悸、心煩、心胸憋悶、胸痛、舌尖部潰瘍。

可選曲目:《紫竹調》《茉莉花》《瀏陽河》《南泥灣》《化蝶》《洪湖水浪打浪》《十五的月亮》等。

最佳欣賞時間:21:00-23:00。

脾不適:常見腹脹、便溏、口唇潰瘍、麵黃、月經量少色淡、疲乏無力。

可選曲目:《十麵埋伏》《我的祖國》《歌唱祖國》《珊瑚頌》《祝酒歌》《望星空》等。

最佳欣賞時間:在進餐時,以及餐後一小時內欣賞。

肺不適:常見咽部疼痛、咳嗽、鼻塞、氣喘、容易感冒、易出汗。

可選曲目:《陽春白雪》《太陽出來喜洋洋》《山丹丹開花紅豔豔》《好人一生平安》《掛紅燈》等。

最佳欣賞時間:15:00-19:00。

腎不適:常見麵色晦暗、夜尿頻、腰酸、腿軟、性欲低。

可選曲目:《梅花三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嘎達海林》《敖包相會》《阿裏山的姑娘》《送我一支紅玫瑰》等。

最佳欣賞時間:7:00-11:00。

其次,不同體質、不同性情、不同音樂喜好的病人選擇的音樂也不同。

喜歡西洋音樂的:憂鬱時,可選用莫紮特的《b小調第四十交響曲》、西貝柳斯的《悲痛圓舞曲》以及《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魔笛》《拉斯圖尼亞斯的傳奇》《大教堂》等;急躁時,可選用海頓的《皇家焰火音樂》、羅西尼的《威廉·退爾》、鮑羅丁的《韃靼人的舞蹈》;失眠時可選用莫紮特的《催眠曲》、門德爾鬆的《仲夏夜之夢》、德彪西的鋼琴協奏曲《夢》等;希望明朗、歡快的,可選擇巴赫的《A大調意大利協奏曲》、斯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圓舞曲》等。

喜歡我國古典音樂及民樂的:高血壓病人若伴失眠,宜聽安神鎮靜的《幽蘭》《春江花月夜》《平沙落雁》《南渡江》《催眠曲》《二泉映月》《燭影搖紅》;若伴氣鬱不暢,宜宣泄情緒可選擇《黃鶯吟》《百鳥行》、笙獨奏《孔崔開屏》《百鳥朝鳳》等。若情緒低落悲觀,可選擇《離騷》《滿江紅》《陽關三疊》《江河水》《流水》;若憤怒偏激、焦躁不安,可選古箏獨奏《小胡笳》《春江花月夜》、二胡獨奏《月夜》、高胡獨奏《南渡江》以及《催眠曲》《漁光曲》等。

最後,音樂治療的其他要求。

保持病室內空氣新鮮,溫度適宜(25℃左右),給人清新舒適的感覺。聽者輕閉雙眼,身體盡量放鬆,在半坐臥位下,聽音樂20~25分鍾;聽完音樂後繼續在半坐臥位下休息3~5分鍾,然後慢慢睜開雙眼,完成1次治療。每日1次,每次30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