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互聯網思維:用戶至上的啟示(1 / 1)

互聯網思維:用戶至上的啟示

采用互聯網思維,這是傳統企業轉型的關鍵一步。但是,在人人談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思維被詮釋得五花八門的當下,互聯網思維到底是什麼?

小米賣的是參與感

小米創始人雷軍的那句“小米賣的不是產品,而是參與感”,堪稱是對用戶至上思維的經典詮釋。

小米手機的操作係統MIUI是首個實現每周升級的手機操作係統,小米公司一改傳統手機係統“閉門造車”的模式。數以萬計的小米用戶每天將對手機的需求、意見、建議,通過微博、微信、論壇的渠道傳遞給小米。小米根據這些意見組織生產。從小米的CEO到工程師,再到銷售、客服人員,都會認真聆聽用戶的意見,充分滿足用戶的需求。雷軍甚至給自己規定:每天必須在微博上與100個粉絲互動。

海爾世界是我的研發部

“有了全球研發資源整合平台,世界就是我的研發部,世界就是我的人力資源部。”說這話的是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原來,海爾推出“海立方-創客空間”,用戶在線提出需求,海爾將需求製造出來,這對強調量化生產的製造業來說,是一個顛覆性的創舉。

海爾實踐了用戶至上這一互聯網核心思維。更重要的是,海爾的用戶至上是徹底的,即用戶主宰全產業鏈,從研發到生產、銷售,而不僅僅網絡銷售。

海爾要求所有的產品在設計階段必須獲得目標客戶的真實反饋,並體現到最終產品和服務中。智能空調“天樽”是海爾去年推出的一款可以感知環境溫度和空氣質量並遠程發送給消費者,同時實現便利的遠程控製的智能型家電產品。這款產品從創意到最終生產交付,總共有67萬用戶通過網絡平台提交了自己的痛點需求與改進意見。

這款空調要用到的技術,海爾原有的研發力量根本做不到。但令人驚訝的是,樣機在1年內就做了出來,比以往的研發速度快了一倍。

幫上大忙的就是海爾搭建不久的全球研發資源整合平台,這個平台整合了全球10萬個知名高校、專家學者、科研機構,涉及電子、生物、動力、信息等諸多領域。

去年12月26日,他們一天內通過電商渠道賣出了1,228台天樽,這相當於電商價格在1.5萬元以上的所有高端空調一年半多的銷量。

雕爺牛腩極致的用戶體驗

“國八條”頒布後,高檔餐廳的業績一蹶不振,而中低端餐廳日子也並不好過。在這種哀鴻遍野的市場環境下,在淘寶平台上已做到化妝品第一的阿芙精油的創始人雕爺(實名孟醒)卻殺入了餐飲行業,創辦了一家名為雕爺牛腩的餐廳,作為一個外行,雕爺牛腩開業僅兩個月就實現了所在商場餐廳單位評效第一名。而且,僅憑兩家店,雕爺牛腩就已獲投資6000萬元,風投給出的估值高達4億元。他的成功“幕後法門”也是互聯網思維。

在他看來,一家好餐廳的精髓不在於菜品數的多少,而在於產品的精良和用戶體驗的不斷優化。追求極致的用戶體驗是互聯網精神之一。

一般網遊即將上線之前都會搞個“封測”,邀請玩家來玩,找出BUG(缺陷)並修正。這一招被雕爺借鑒到餐廳中來,在開業前足足搞了半年“封測”,邀請各路明星、微博大號、美食達人免費試吃,從前菜到甜品,無一不是在眾多口味中不斷優化。

另外,互聯網好的產品往往特別重視用戶體驗。雕爺牛腩也運用來了,比如,吃麵的碗上緣很薄,很光滑,這樣人喝湯時,嘴唇接觸的部分會有好的觸感,其他部分相對厚重且粗糙,端碗時會給人以安全感,麵碗在兩邊各開一個槽,一邊是拇指槽,使端碗的時候更穩固,另一個槽可以把筷子和勺卡在那裏,喝湯時不會打在臉上。但是這樣的碗需要訂做,雕爺認為,諸如此類的細節決定了用戶體驗,因此這個成本不能省。

為了更好的改善用戶體驗,雕爺每天花大量的時間盯著大眾點評、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