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技術:顧客是最高裁判(2)(1 / 2)

2001年,《產業周刊》2000年度全球最佳CEO、世界上最大的移動電話製造商諾基亞董事長約瑪·奧利拉,依然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在網絡和移動電話領域,帶領諾基亞再一次實現了良好的利潤率和高於市場的增長速度。奧利拉成功的秘訣,就是善於洞察技術轉化的先機,從而引領潮流和占領消費市場。隨著納斯達克泡沫散盡,人們發現未來移動商務在電子商務中發展的全新方向,然而,誰也未料到諾基亞已經搶先占領了這一市場,並站在製高點上虎視四麵八方的對手。

中國工程院院士、計算機專家倪光南認為技術是前進的動力,一個競爭者不在技術上尋找商機,總處於“跑龍套”的角色,將很危險。他還認為,應對競爭技術進行緊密跟蹤,從而力爭在某些方麵做一定的突破,才具備與對手競爭的力量。國內春蘭集團設定了十個項目進行研究,並認為隻要成功一個就獲得了重新發牌的機會,這是富有遠見的作法。

眾所周知,技術具有一定的周期,新技術轉化無時無刻不存在大量商機,以致思科公司整日巡視技術市場,不停收購,生怕一不小心讓別人趕了上來。微軟在世界搜羅科研人員,並在一些重要地區設立研究院,對一些邊緣領域技術進行跟蹤研發,從而尋求突破13和切入點,獲得了極大效益。索尼美國公司首席執行官霍華德·斯特林格1999年說:“我們過去忽視了網絡及網絡產品,好像睡了一覺,便有像‘雅虎’、‘亞馬遜書店’這樣的怪東西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確,我們慢了一拍,但我們現在趕超的速度並不慢。”

任何一項技術,如果采用適當,都會帶來很好的回報。1999年底,小天鵝公司率先將變頻技術用於洗衣機,提出“節能、降噪、省水”,結果銷量猛增。

2000年11月16日,全球第二大汽車集團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副總裁馬提亞斯來中國談技術問題時說:“我們最近提出接受未來技術挑戰的問題,即決定我們未來能力的到底是哪些技術,以及我們必須把重點放在哪些研究工作上。身處這種環境下,我們確定了與戴姆勒一克萊斯勒公司相關的四大趨勢。首先是在移動性方麵由電子技術占主導地位。第二大趨勢是移動性與現代信息和通信技術的結合。第三是閉路電視和定製材料。第四大趨勢是獲取持續移動性。”一切都是極其重視技術轉化中的重新發牌機會的措施,讓戴姆勒一克萊斯勒公司不斷煥發強大的戰鬥力,以便保持不敗。

普遍而言,掌握重新發牌成功有三大秘訣。這三大秘訣互相關聯,共同促進。

其一、重視市場契機,掌握大眾潮流。重新發牌,必定產生新市場,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和不確定性,消費者對新技術的認識需要一段時間。這需要洞察市場,在適當時候果斷出擊,讓自己既處於領先地位又十分穩固。

其二、堅持方向,打持久戰。重新發牌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特別是新技術進入市場,在消費心理和生產成本並不配套完善的情況下,必須有遠見,有魄力,才不會由於條件不成熟而中途放棄,錯失大好的一次市場機遇。

其三、逐步讓技術臻於完善。技術在轉化過程中,難度相當大。既有技術本身不完善地方,也有轉化中的難題,還有各種條件製約,隻有堅持不斷完善,才能處在潮頭不被衝下來。例如微軟的視窗從Windows 3.0至Windows 2000,英特爾的芯片從086至奔4,都是非常明顯的例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回顧任何一次科技革命,乃至任何一項重大技術的成功,沒有不是凝聚了眾多智慧和汗水的結晶變成。商業競爭中,個人或一個組織的精力往往有限,隻有借力他人,才能獲得雙贏的效果。尤其對技術這種十分耗費財力、智力的領域,更是如此。

美國AT&T公司,全球500強之一,一百多年來一直在電話電報領域保持壟斷地位。AT&T公司並設有許多研發技術的人才,主要集中在貝爾試驗室,但是同樣與世界許多研發機構合作,共同開拓新領域。愛立信和索尼,各自在從事領域有絕對地位,同樣聯合起來研發新型手機技術。IBM和三菱也是如此,繼愛立信與索尼聯手一月後,2001年5月底,二者也攜手利用各自優勢研發新型手機。

在競爭中、要讓自己占據技術的製高點,就必須跟蹤大環境技術的發展動向,注意相邊緣技術的變化,開展廣泛的技術合作,建立技術戰略聯盟,這成為目前技術發展的一種趨勢。其必要性如下:新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

隨著全球信息化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技術的周期性越來越短,並在一定領域達到極限,為了跨越式發展,技術協作或借鑒他人成果,成為一種客觀需要。並且,這種作法,可以取長補短,有利於取得更大的突破式成果。例如,在半導體行業,荷蘭飛利浦公司與德國西門子公司建立了研發聯盟,就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技術成果,為雙方注入了嶄新技術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