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人著眼於成功的商場上,其實每一位經營者的勝利是無數次成功和失敗的大小戰役的結果,並非一朝一夕或畢功一役可以得到的。俗話說:兵無常勢,水無定形;商業競爭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律,更不存在常規公式隨意套用,經營者不能害怕失敗、逃避失敗,而應該勇敢地麵對可能遇到的失敗,接受考驗。對成功者來說,失敗是成功必經的途徑,而且讓強者得到鍛煉的機會。
不要忘記行動的重要性
現實生活中,委屈求全,隨遇而安固然是逃避失敗的上策,但與真正的經營精神卻格格不入。在競爭中,隻有強者才敢於行動,永遠不滿足現狀,因而才會成為最後的成功者。一個創業經營者,敢於承擔行動的風險,才會獲得成功的潛在機會。美國全天候有線新聞電視網之父特德·特納,總是在冒險中生活。當有人問他為什麼這樣做時,他答道:“最好的忠告是永遠不做任何事情。如果你永遠不做任何事情,你當然永遠不會遇到煩惱。可是,你也永遠不會獲得任何成就。”由於特德·特納敢於行動,他改變了20世紀全球電視業和傳媒業的麵貌,實際上他在沒有進入這些行業之前完全沒有相關的經營經驗。
隻有輸得起才能贏得起
在險象環生的經營上,誰也難免摔上幾跤,重要的是最有效地保存一定的力量,以圖東山再起。失敗並不可怕,隻有讓自己仍然還有機會。這是最關鍵的生存秘訣。一個優秀的經營者,一定要將企業作為一個整體,全麵規劃,放眼未來,以戰略思維來策劃部署,才能讓經營具有持久競爭力和發展力,從而獲得潛在的發展前景。任何經營者,需要時刻提醒自己“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光有遠大的目標和強烈的發展願望遠遠不夠,要發展就一定要有相應的條件。毋庸諱言,當一個人拿出錢來準備投資時,他想到的是憑借手中的錢賺取更多的錢,這是商業目的,誰也無可厚非。然而,現實生活中到處存在各種製約條件,許多事情並非想象那樣,一定要學會控製錯誤,什麼時候都要將成敗之數仔細掂量,容不得半點麻痹大意。可以說,在經營中,那種撞倒南牆再回頭,不見棺材不落淚的莽夫,往往陷入失敗的怪圈中,不可能摘到成功的果實。
不要太相信別人的教訓
軍事家蒙哥馬利元帥在回憶錄中說道:“在生活的某些時刻,每個人都會碰到機遇。有些人未能意識到這種機遇的全部意義,往往錯過了時機。另一些人則機靈熱情,用雙手緊緊抓住它充分加以利用。”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商場上,每個人的成功隻能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爭取,別人是最終代替不了的。剛涉入商界的人,沒有多少思想包袱,往往有一股闖勁和拚搏精神,雖然缺乏經驗,卻也很可能成功。許多人總認成功操縱在久居商場中人,其實不然,他們往往因為教訓太多而猶猶豫豫、畏手畏腳將大好時機喪失得一幹二淨。戴爾某次回答哪種經驗會幫助他成功的問題時,他說了如下一句話的意思:任何一件事情都在不斷變化,假若經驗太多,總是回顧過去的教訓,就不會適應時代。他認為一個人的思想要盡量開放,不能隻固定在某一種思想上,否則將非常危險。確實,今天,許多新公司都是年青人的天下,盡管他們的想法讓人不可思議,卻在新的思想下獲得成功。
積極的思想可以影響成果
從哲學角度看,失敗和成功對於每一個經營者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概念。失敗並不是絕對的,可以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成功。失敗中往往孕育大量成功因素,隻是需要一定的條件進行催生。在失敗裏麵,隻有投入積極的想法和行動,你才會發現還有許多成功的機會。這裏的關鍵因素是誰能將成功因素不斷擴大,充分利用這些成功的因素,將失敗控製到最小程度,最後得到理想成果。例如一個企業,困難時期,經營者充滿信心,與員工們同甘共苦,互相體諒,通過努力終能擺脫困境。順利時期,經營者居安思危,與員工們打成一片,不留任何隱患,銳意進取,就會讓事業更加蒸蒸日上。鬆下幸之助一直保持樂觀進取的工作態度,最終奠定了鬆下電器公司百年年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