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品牌挑戰中國企業(1)(2 / 3)

二、品牌鎖定消費群

在產品日益同質化的時代,產品的物理屬性已經相差無幾,惟有品牌給人以心理暗示,滿足消費者的情感和精神寄托。

對消費者而言,品牌不僅包括物質的體驗,更包括精神的體驗。它向消費者傳遞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價值取向。人們在消費產品時,被賦予一種象征性的意義,並最終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態度以及審美情趣,人們更換品牌其實是在追求一種精神感受,而非產品的物理屬性。

對於消費者而言,品牌是一種經驗。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許多同類產品已多達成千上萬種,消費者根本不可能逐一去了解,隻有憑借過去的經驗或別人的經驗去感受,因為消費者相信,如果在一棵樹上摘下一顆果子是甜的,那麼他也會相信這棵樹上的另一顆果子也是甜的,這就是品牌的“果子效應”。

據某機構為A啤酒品牌作的心理測試,充分體現了“果子效應”,這個實驗是這樣的:

將A品牌的啤酒的空瓶裏灌上藍帶啤酒,再在藍帶的空瓶裏灌上A啤酒,然後在繁華的商業街上,請過往的行人免費品嚐。工作人員先請他們品嚐用A牌啤酒瓶裝的藍帶啤酒,大多數的人都說不好喝,味道不正宗,其中一個當場吐了出來,抱怨說:“這是什麼味呀,真難喝。”然後工作人員請他們品嚐用藍帶啤酒瓶裝的A啤酒,結果竟異口同聲地都說:“這個好喝,味道正”。於是,工作人員問他們喝過藍帶啤酒沒有,都說喝過,其中一個還說他中午剛喝了一瓶,就是這個味道。這真令工作人員哭笑不得。而當工作人員將瓶子上的標簽撕去,再讓行人品嚐時,這時品嚐者表現得無所適從,一會兒說這個好喝,一會兒又說那個好喝。

對於陌生的市場,消費者不會輕易去冒險,對於品牌和非品牌的產品,消費者更願意選擇的是品牌的產品,因為,品牌給消費者以信心和保證,比如說一場演唱會,如果是你喜歡的明星出場,你會更願意觀看,因為你相信,有這位明星出場,這場演唱會一定會很精彩。在這裏,這位明星就是品牌,就是保證和信心。

品牌更是個性的展現和身份的象征,穿皮爾·卡丹和穿雅戈爾,喝XO和喝汾酒,坐法拉利和坐夏利的人很可能是身份不同的人。

而對於競爭者而言,品牌是一種製約。在某些市場領域,市場形勢已經塵埃落定,強勢品牌已經形成,這時,留給後來者的機會就非常小,而在沒有形成強勢品牌的領域,競爭者將麵臨大好的市場機會,受到的製約相對較小,有時不需付出很多代價便可坐享其成。

可見,品牌在很大程度上給消費者以心理暗示,來滿足他們的情感和精神寄托,也正因為如此,某一品牌的周圍往往會形成相對穩定的顧客群。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品牌會幫助企業鎖定一大部分的消費者。

三、跨國經營,品牌先行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全球企業界已從產品銷售發展到品牌營銷這一高級階段,從而進入了品牌經營、品牌競爭的新時代。品牌成為一種新的國際語言進入全世界的千家萬戶,成為人們經濟生活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無論在哪一個國家,都隨處可見國際品牌的影子———可口可樂、肯德基、萬寶路、柯達、耐克、IBM、英特爾、微軟、索尼、西門子、飛利浦、奔馳、寶馬、林肯、別克、豐田??品牌已經超越了民族文化的界限,以其鮮明的個性和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全球的人在共同消費。特別是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因特網的發展,將全球市場連成一片,使品牌成為一場無所不在的激烈競爭。

在競爭的全球化浪潮中,品牌的國際化和國際化的品牌起著衝鋒陷陣的作用。用品牌的創造來培育自己的競爭優勢,已經成為在國際大市場上與眾多對手角逐的主要策略。在國際競爭中能成功的品牌企業,它們的擴張遵循著“適應環境、主動建設、最終輸出品牌”的成功法則。比如,國外家電巨頭進軍中國市場就經曆了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等幾個階段。在國內落後、生產能力不足的短缺時期,隻向我們的市場輸入品牌產品,其後,漸漸轉向技術轉讓,大批量地出賣生產線、零配件,賣得差不多時,開始在國內合資建設彩電顯像管廠和冰箱壓縮機廠等,控製家電生產的關鍵技術和配套部件,當市場快速擴張時,投入資金設立控股合資企業,產品用外方品牌,這種先修路再行軍的做法贏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值得中國企業借鑒。

中國企業在加入WTO後,為了更好地應對國際市場一體化,應該清醒地意識到,跨國公司在全世界範圍內建造自己的企業帝國的時候,首先高揚的就是品牌的旗幟,有了品牌,他們就會所向披靡,無往不勝。

品牌競爭並不僅僅表現在一般的消費品或生活資料上,同樣也表現在生產資料市場的競爭中。如石油及其製成品,我們的石油隻有產地,或是大慶,或是華北,或是克拉瑪依、塔裏木,而在加油站的成品油卻是連產地名稱也沒有,隻有90#、93#等。而在世界油品市場上,人們看到的則是英荷皇家殼牌石油公司的殼牌、美國埃克森石油公司的埃索、美孚石油公司的Mobi1(美孚)等世界名牌。至於這些油品的原產地究竟是北海的、中東的,還是印度尼西亞的,誰也辨別不清了。但是,由於這些品牌的油品有著可靠的質量和信譽,產地也就變得無足輕重了。鋼鐵、機械也是如此,瑞士、盧森堡等國家正是由於生產名牌鋼材而世界聞名,瑞士的精密機械不僅表現在歐米茄、勞力士、雷達等手表上,也表現在米格羅斯等名牌機械製品上。至於德國的西門子、美國的IBM、GE等名牌,更是走向世界各國市場的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