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打造中國企業品牌方略(1)(1 / 3)

更重要的是,品牌資產能夠為企業帶來巨大收益,包括顯性收益與隱性收益。顯性收益是指強大的品牌資產能夠順利地打開產品的銷售通路和促進銷售,並能夠維持產品較高的利潤率;隱性收益是指強大的品牌資產能夠有效提升和保持企業在社會公眾(消費者、客戶、人才等)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從而能夠全麵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二、品牌是消費者選擇的重要依據

產品日益同質化的今天,品牌成為消費者選擇產品的重要依據。隨著企業生產技術的發展,不同企業生產同類產品之間的差別,不管是從技術上,還是從質量與外觀上看,都變得越來越微不足道。雖然不同的企業都在打著不同的概念進行炒作,但普通消費者卻往往很難分清楚這些概念,因而在市場上,他們一般都是擇牌購買,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最信任的品牌作為購買對象,這時候,品牌就成了消費者選擇的最主要依據。

三、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日趨感性

在現今社會,品牌成為促使購買的重要因素。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購買力的增強,很多人在購物時,價格已不再是他們的首要考慮因素,往往他們更強調一種感覺、一種精神、一種向往,而這正是品牌所能夠賦予的。很多人可能會有這樣的經曆:逛街回來後,發現自己買了不少原本沒計劃購買的商品,這裏麵雖然有促銷和環境的因素,但品牌對消費者的感染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

四、品牌的生命周期是無限的

眾所周知,任何一種產品,它的生命周期都是有限的,而品牌的生命周期卻可以是無限的。

從營銷學的角度來講,每一種產品在市場上都有一定的周期,超過了這個周期,這種產品在市場上就會消亡;而品牌,如果做到了根據社會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賦予它新的內涵,那麼從理論上說,雖可以永恒的,是沒有生命周期限製的。現在國際上一些著名的品牌,有的已經生存了長達一兩個世紀,而且還在不斷發展。由此可見,從品牌生命周期的意義上講,那些致力於做百年企業的企業家們,首先要立誌創百年品牌,沒有百年品牌談何百年企業。

21世紀國家間的競爭是以經濟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一個國家經濟要發達,企業必然要興旺,而企業興旺的基礎是品牌的強大。所以,21世紀國家間的競爭終究是品牌的競爭,21世紀是品牌興國的世紀。

中國企業品牌建設狀態及難以壯大的原因

中國企業要想做強做大品牌首先要了解中國企業品牌的基本狀態及難以壯大的原因,以便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發展提高。

一、中國企業品牌建設狀態

就中國本土品牌而言,目前的品牌建設大致呈現五種狀態,分別表現為:

1.品牌導入狀態

這類企業主要負責人對品牌有一定的認識,希望從一開始就導入品牌理念,推動企業在品牌建設層麵擁有較高的起點。這類企業實際上要避免定位太高,不要在一開始就陷入品牌假大空現象。特別要防止偽劣廣告公司偽品牌理論的武裝。

2.重戰略輕戰術

由於選擇的品牌服務公司不同,導致在品牌建設思路上出現一些差異。

一般的,純國際化運作的品牌管理公司會比較重視戰略層麵的思考。他們有著豐富的國際品牌管理經驗,作業規範、工具齊全,但這類公司本土化思考能力往往偏弱,對人文理念認識與把握容易流於表麵,加之企業本身對品牌監控操作能力較弱,容易造成品牌建設的變形。

3.重戰術輕戰略

這類企業多選擇本土公司作為品牌管理公司。本土廣告公司十分諳熟中國市場,對企業的長遠規劃以及戰略思考往往不夠,但本土廣告公司擁有銳氣,創新能力較強,擁有強大的戰術執行力,因此相對於企業而言,這類品牌往往容易取得成功。由於戰略方向的缺失,在戰術執行上往往會出現一些自相矛盾的情形,品牌資產的流失比較嚴重,稍有不慎就容易走彎路,這類品牌易患“品牌侏儒症”。

4.既重視戰略品牌規劃,又重視戰術層麵的執行

兩者相得益彰,品牌資產積累速度較快,這主要得益於廣告公司與企業的相互匹配。

首先是廣告公司的能力比較全麵,思考領域比較寬廣;其次是企業自身擁有一個強大的理解策略、執行戰術的品牌班底,兩方麵的因素使這類企業的品牌在中國市場上擁有獨特的魅力,是如今較為理想的模式。

5.組織結構更換頻繁

這容易使品牌斷層明顯,結構性調整幅度較大,影響品牌資產的形成,這是針對比較動蕩的中國企業家隊伍而提出的一種品牌存在模式。客觀地說,跨國公司在品牌塑造上十分執著,一往情深。中國企業品牌建設卻極易受大環境影響,經常性地移情別戀,特別是組織結構調整這類變化,就更加明顯,這也是為什麼國有企業經常會有品牌但很難形成經典品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