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中國品牌國際化之路(2)(3 / 3)

第三步,在海外股票市場上市,形成規模經濟,努力躋身於發達國家計算機產業之中。1994年1月,聯想在香港股市公開上市,通過發售新股融資2.17億港元,為形成規模經濟、實現建成國際極大型電腦企業這一目標奠定了基礎。

聯想為避免激烈競爭,集中自己的資金、人員和低成本優勢選擇了電腦的重要部件———主機板作為開發重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94年,香港聯想公司出口主機板500萬套,占全球市場的1/10,進入世界最大生產廠家前五名之列。聯想集團基本形成國際化的技術、生產、銷售格局:技術開發方麵由美國矽穀、香港、深圳、北京形成體係;生產方麵擁有香港、深圳兩個基地;銷售方麵北京聯想擁有國內銷售網,香港擁有國際銷售網。

隨著國際化調整初具雛形,聯想進入創立以來的超速增長時期,它幾乎成了20世紀末期中國國際企業的代名詞。到2000年,聯想已連續3年成為亞洲銷量最多的電腦品牌,全球排名第13位,營業額超過200億元。

二、伊萊克斯戰略全球化、戰術本地化

戰略全球化,是指企業應該具備國際眼光、深入了解國際市場、熟悉國際市場的遊戲規則,並最終參與遊戲規則的製定,將自身融入全球經濟的大循環中。戰術本地化,是指企業在不同的國家麵對不同的市場,應該采取符合當地民情風俗的具體方案。伊萊克斯進軍中國市場就采取了戰略全球化、戰術本地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伊萊克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家電生產商,擁有90年家電生產曆史,現在年銷售額超過200億美元。這家實力雄厚的企業,直到1996年才正式登陸中國市場,並在長沙成立了合資企業。經過短短6年的發展,伊萊克斯在國內冰箱市場已占有1/10的份額。

其實,伊萊克斯選擇進入的時機並不容樂觀,當它把目光投向中國時,冰箱市場已基本成熟。海爾、容聲、新飛等幾大諸侯分割了90%以上的市場。無論成本、服務,還是知名度,國產品牌都有很強的競爭力,早些年進入中國的鬆下等國際家電巨頭在中國也屢屢碰壁。在經過詳盡的調研後,深謀遠慮的伊萊克斯推出了本土化、親情營銷戰略,提出“把洋品牌做土”,全麵融入中國市場。

伊萊克斯針對自己的目標消費群特征和產品風格,選擇了“靜音冰箱”作為進入中國千家萬戶的切入點。伊萊克斯的廣告語“好得讓您一生都能相依相靠,靜得讓您日日夜夜察覺不到。”這種極具親情色彩的語言,除了使中國消費者感受到親切外,品牌形象和產品形象也隨之得到了認可,即“靜音”就是伊萊克斯的個性和風格。

伊萊克斯的品牌營銷策略也是別出心裁,1998年2月,伊萊克斯在海口召開的全國經銷商大會上鄭重提出“向海爾學習”的口號。這不是新聞炒作,更不是要降低自己的國際標準,而是實實在在學習海爾成功的營銷手段、售後服務、網絡建設以及品牌推廣的經驗。伊萊克斯放下全球老大的架子,開始在中國精心推出以“親情營銷”為主的市場策略,其目的是要把伊萊克斯打扮成國內中青年消費者身邊的一位朋友,充滿人情味與親情色彩。

伊萊克斯的廣告費用僅及海爾、容聲的1/3,但效果卻非常好,為體現它與消費者的貼近性,伊萊克斯選擇了市場媒體,尤其是晨報、晚報作為自己的重點投放對象。伊萊克斯借鑒海爾的宣傳與售後服務的經驗,提出“一年包換、十年包修”的承諾,讓同行驚歎不已。而且,伊萊克斯每逢節假日還搞富有針對性的促銷活動。伊萊克斯正是通過一係列本土化的親情營銷,打動了中國消費者的心,同時也成就了在中國市場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