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世今生(2 / 2)

張海平靜的回道:“我從來沒有對師傅有任何不敬的意思。隻是覺得繼續這樣訓練不是能提高實戰能力的最好方法。雖然像北狄們那樣日日打獵實戰的生活我不敢奢望,但至少應該想方設法的模擬實戰中可能的情況吧?”

張林並不是一個不通情理的人,當張海把自己的訓練方法講出來之後很快便欣慰的安排人去做了。

下午的時候高高圍牆內箭靶邊的壕溝已經挖好,身材並不算高的柳香舉著似是人一樣的木牌子時時晃動著露出壕溝外。

同時張海的大哥十一歲的張萬勇、乃至父親張林都準備好布袋軟弓親自上陣,時不時的向正在擺開射箭姿勢的張海投去。

雖然不再要求射中靶心,但是要在三個人時不時用軟弓射出的木頭箭和裝滿沙子的布袋威脅下去射六十步外隱顯移動目標難度毫不在以前之下

張海此時已經不單純是個孩子,他知道在可能的亂世實戰能力對於安身立命的重要性,毫不氣餒全神關注的投入這似是模擬實戰般的練習。

起初摸不到門道的情況下張海隻好不停的在移動中尋機射箭,可整整三十箭射完的情況下也沒有打中柳香手中的靶,自己反被大哥張萬勇仍出的沙包砸中。

看到遠處的柳香為了照顧自己逐漸的停止靶子的移動,將人型箭靶靜止著露在外麵很長時間的時候張文高聲笑道:“你在現在的練習中為我放水,就是要在以後的實戰中讓我養成了把敵人當靶子的習慣那可就要命了。”

柳香聽到後也有些慌張,隻好恢複到之前的出靶節奏。

上午訓練的時候因為張海的頂嘴顯得有些生氣的弓箭師傅此時也略顯欣慰,晚飯前休息的時候語氣有些緩和的對張海說到:“其實以你的資質,長大以後從軍要混出個名堂來是很簡單的事情。如果不喜歡從軍,在江湖上行走做打行也會是小有名氣的人物,實不必這樣苛求了。”

張海心說等我長大那時候好象後金兵就該大規模的兵圍京師打進關了吧?然後是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就算我不想稱王製霸解民於懸倒也得有自保的能力才行。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嘛。

但是張海現在卻不知道奴爾哈赤起兵沒有、全國性的農民起義有征兆沒有。隻好鄭重的回道:“我的理想是成為衛霍那樣的人,讓西域和草原重光沒有過人的本領是不行的。”

高高的圍牆下弓弦聲不斷,轉眼間三個月過去了。秋天逐漸消散的暑氣在北方意味著疾病的危險雖然降低了,但人禍的危險在增加。

滄州半民半匪有名的轉角梁在遠處的小丘陵前觀望著這戶箭匠世家,露出了輕鬆的神色。

“這就是個普通的大戶嘛。除了箭坊的人外家丁打手還有家裏麵能打的成人不會超過十個,算上箭坊的人不超過二十個,宅院卻修的不小,但是卻沒有什麼土圍。這種普通人家你們王家也壓不服?我還以為是什麼硬地。”

王莊負責黑道聯絡的辦事人講道:“他們畢竟在河間官麵那裏有生意,聽說進貨的時候在海上也有關係,我們不好直接挑事兒。給他們一個教訓就可以,肉票和浮財歸你們。如有可能不要讓那裏的箭匠有太多損傷。張家箭支的工藝在遠近小有名氣,那些歸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