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貧民學子(1 / 2)

雖說傳統社會更有些家國同構的色彩,但在這北方臨近京師的魚目混雜之地,卻並不存在南方那種以血緣為紐帶方圓多少裏都是同一家族的豪門望族。這種家族紐帶即便有,在臨近王權之下也顯得很弱了。

不過,江湖上經曆過很多風險的張林還是對於如何在新得的這片地裏選擇可靠的人家心存疑慮。

“我親自去走幾趟吧,畢竟做為同齡人我可以更方便的同那些人家的孩子們打交道,了解到一些真實情況。”張海自告奮勇道。

迎著秋末初冬的寒風,張海似乎是第一次離開家獨自來到者附近幾裏之外的他鄉別處。除了一些荒涼野地裏點綴的土坯房看不到一絲在外閑逛的人影。

年景不好的情況下,已經沒有多少人有閑心在冬季裏做其他營生。早已了解到這種情況的張海當然選擇了早上過來看看有沒有出來坎柴燒火的人,可附近這不少的人家在早上隻有零零散散寥寥幾人外出砍柴,其中隻有一個似是比自己小幾歲的孩子摸樣的人。

張海見那孩子沒有走出多遠就坐在不遠處的田壟上呆呆的發愣,似有著這個年紀不該有的憂愁。。

“這臨近冬天的時節,似乎隻有你一個人從家裏出來坐在這裏?你的父親才應該是家裏的壯勞力吧?”張海問道。

這個孩子並不認識張海,但看到似乎比自己大幾歲也高大上許多的張海如此問也有些拘謹也有些悲傷,直說道:“父親夏天的時候不知怎的在外就病倒了,再也沒有起來。”

“你的爺爺應該也年紀不大吧?”張文知道此時結婚年齡普遍較早,通常這個年紀的爺爺輩歲數也未必到半百。

“爺爺先是身體發胖,瘦了下去;之後又是發胖、然後又瘦了下去,可很長時間沒有再好轉過來了。不知怎的,最近幾天他總是在早上吃飯的時候趕我出門,我懷疑最近幾天爺爺根本就沒有進食。”孩子回道。

“走,我隨你去看看。”張海說道。

簡陋的炕上躺著年如花甲一般的老人,聽孩子說這就是他的爺爺,實際年紀還果真不到百半。

“我是張家的少主張海,我來送的飯難道你也打算拒絕麼?”張海聲音洪亮的問。

似睡而醒的那位老者閉著眼低聲歎了口氣:“沒用了。即便是有山珍海味送過來,饑餓之症也早已入膏肓。不論吃下什麼都會原封的拉出來。現在想起來又是何苦?若是前不久尚有一些餘糧的時候絕食而亡除了頭兩三天外也不會再遭現在這樣的罪。”

張海忽然間想起了前世所記得的一些常識:浮腫的人如果再被餓瘦,往複兩次就再也難以消化食物並好轉起來了。

“不是剛剛秋收麼?怎麼會落到如此境地?”張海不知道自己這話在底層的成人看來頗有些“何不食肉糜”的味道。一般來說對於底層百姓交過租的冬天是最難熬的,許多人家都選擇囤積好足夠的柴米油鹽盡量避免出戶的在家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