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的春風吹過張宅外低低的小土丘,身高已近這時代尋常成人的張海沒有花費太大的力氣就接連用一石二鬥弓接連三支箭射破六十步外的鐵鍋。
看起來要在有效射程內破尋常的防護已不似去年那樣困難了。而所選用的力所能及的十五個力的大號強弓射出的重箭則可以在拋射之末依然有這種威力。
張海三年前收留的那些還是開蒙年齡孩子的徒弟,還有前年招收的不少學生都見識過張海的武藝。那時人們憑借身高印象來說不過認為這位小師長隱瞞了實際年齡,可時間過去了幾年,師傅卻在還沒有包括全身肌肉在內明顯青春發育特征的情況下依然從身材到力量進步神速,使得很多原本心有疑慮的人更加相信師傅說的那些話:這位師長可能真的是天帝派遣到人間的使者,不然怎麼會在不大的年紀下就有如此的資質?
傳聞中嶽武穆曾經剛及成年就能拉的開三石弓,師傅在這個年紀有這種水平也不算希奇。那可畢竟是傳聞,脫離很多真正習武之人的認知。而自己的師長看起來到真有達到這種傳聞水平的可能。
張海卻還是為自己的那些徒弟的武藝憂慮,他們畢竟不是像自己這樣擁有極好天資的人。即便這三年來充沛的營養和鍛煉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這些人出身帶來的缺憾並讓這些孩子的武藝小有所成,大部分的人還是隻能最多拉開七鬥弓,熟練自如的運用五鬥弓。對付尋常鄉勇嘍嘍要想不冒太大死傷風險還不得不依賴於拳銃藤牌等禁器,更不要說麵對真正的戰場了。
“師傅,我覺得這弓箭實戰敵對臨敵也不過數箭而已,實在不如這拳銃等火器看起來有用,裝好彈藥的數支拳銃威力也不差。我們下這樣的苦功練箭可當初的實戰中還是要依賴火器,這值得麼?不如我們也隨那些學塾的學生一起幫著趕製火藥鉛彈吧!”初春月末聽取每一個徒弟的單獨思想彙報的時候有人下定決心把不少人的心聲講了出來。
對於這個問題張海早有思考,要是花大量的財力物力成本精研火器。比如造出鋼臂弩那樣彈簧鋼身管質量的聯裝火器,這些人將來在戰場的效能也未必會比精銳弓手要差。但問題在於:精銳的火器手是貴族和騎士的克星,這樣的“神機軍”能安全的成為自己的貼身近衛麼?自從知道了來生轉世這回事,張海已經不再像前世那樣懦弱,但他不想如對待遊戲一樣的對待自己的今生,不想出了意外後重新再刷副本。讓身邊的人絕對忠誠是難以有百分百的把握做到的,通常一個武士或騎士隻有十來個人的仆從,原因就是要通過絕對的武力地位近一步強化自身的權威。
張海思索片刻對提出這個問題的學生講道:“你看師傅我當年與王家的那些人還有土匪們對戰,可曾依賴火器?”
“師傅天授其才,我們難以企及。”
“當初乃至現在的我不過同你們一樣還是個孩子而已。同步達到我的水平當然是強人所難,但你們若勤學苦練並樹立正確的理想誌向,待真正成年之後戰場上勇武的本事在成年後接近我現在的水平則是可以做到的。裝好彈藥的火器帶的再多也不過十餘支,兩軍對壘實戰臨敵不同於我們所經理的械鬥,弓箭的發射機會卻多的很。更為重要的是:火器誰都可以運用,而武藝卻是你自己的,如果做了軍官,則可以有效監督那些使用固定規格火器的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