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隨時應付可能遇到的危險,五百多精幹的戰士分兩路排成六十步長左右的四列縱隊以隨時可以結成橫隊或圓陣的戰鬥行軍隊不做停留以急行軍的方式前進。輜重及非戰鬥人員在兩路之間的中央。
帶了一些傷員和輜重的情況下,急行軍即便在平川之地也無法以小跑的方式展開,實際上就是沒有大小休息的長途連續健步行軍。
天色漸漸黑下來的時候,隊伍在一處並不算大的小村落裏臨時取水並做安營休息的樣子。但隨即張海迅速命令全隊在夜色下加速前進,又行進了二十多裏才在一處遠離人煙的凹地展開野營休息。
日趨百裏必折上將軍,即便包括張海在內這些精幹們的體能在這個時代還算比較好的,少年們的精力也還算充沛,但還是感覺到疲憊不堪,幾乎是如病倒一樣大部分人一屁股做在寒冷的地上似乎再也難以起身一樣。
“明天我們還要這樣行軍麼?如果此時哪怕隊伍遇到兵力並不占優勢的敵人正規戰兵,就算不被殲滅恐怕也要遭重創。”大弟子劉洪濤也低喘著氣說道。
“那如果是遇到幾百名臨時組織起來的鄉勇土匪什麼的呢?”張海問道。
“不披甲的非正規部隊不算戰鬥力量,我們以那些繳獲來的垃圾火器外加師傅的神箭就可以嚇退敵人就是了。”劉洪濤這才有些回過味來。
張海思索片刻肯定的說到:“現在我們還沒有遠離危險,盡可能的機動與隱蔽才能回避被敵人纏上的危險。隻要那些當地牛鬼蛇神們奈何不了我們,危險就盡可能的會降到最低。”張海安慰眾人道。
雖然野營之處選擇的是背風的地方,但陰冷的寒風吹過頭頂的時候還是勾起人們的陣陣寒意。幸好經過不少人輪流輪換的緊張忙碌了近半個時辰,多個行軍灶總算挖好了。盡量背光的坑中篝火點燃之後多多稍稍的驅散了一些寒冷。
熱水伴幹糧本不算什麼美味,但對於一場激戰加上連續五六個時辰急行軍後的人們來說似乎透著莫名誘人的味道。
“大家注意了!先吃飯,傷病員用水半個時辰後再飲水!”幾名負責傳令的弟子到各隊傳令道。
張家眾人及弟子都知道這樣做的含義:為了盡可能的避免各種意外,戰鬥力最為虛弱的傷病員雖有不少優厚的特殊待遇,但也要承擔試探風險的責任。臨時的少年營的孩子們暫時還不明白這樣做的含義,但也也終究沒有多問。
吃飯過後並沒有安排眾人立即休息,而是輪流以熱水泡腳以免因為初次的急行軍而影響今後的行動。同時關於戰後的總結及相關的思想動員張海並不打算僅僅在張家核心弟子眾人中進行,而是對以最為密集的方式聚攏在圍坐在方圓不過三丈範圍內的少年營三百多個孩子鼓勵道:“不要灰心喪氣。今天早上在戰場上的教訓就是你越害怕敵人,那就越容易傷亡。今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了鎧甲,即便麵臨近戰肉搏也不再會那麼容易傷亡了。”
“可我們拉不開強弓,也沒有拳銃,實在是拿那些披甲的敵人沒有辦法。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打敗敵人,見到失散的爹娘”回憶起那場令人心有餘悸的戰鬥,終於有一個孩子悲傷的說道。
張海聞言也沉默了許久,這些孩子與自己的父母離散固然是為敵人所害,但這何嚐不是因為自己的安排?
“有沒有人打算離開隊伍?你們應該也都清楚,我不會阻攔,而且會發給大家家裏原有的財物還有一些必要的盤纏。”張海鄭重的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