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弓手新軍(1 / 2)

弓的製作雖然有幾十道工序,但是在手藝人還沒有成為中產階級的古時真正所花費的工時卻不多。單體長弓在選材和伐木上有很大要求,造價不過相當於英國的四五十公斤小麥,複合弓的價值也不過千文錢大概普通年景一石糧食而已。

張家眾人並不缺錢,二三兩銀子的工錢和獎勵也不在意。短時間內也不缺材料,製作一百幾十百餘張弓的二百多斤魚膠與牛筋並不難搞。但是要在滿足大半年時間裏的職業化訓練,如今的少年營弟中選出來的弓手可不再有當年張海在鹽山老家時的那種條件了,不可能用實體弓來進行成本高昂的訓練了。

“加把勁!”

“啊!”

“呀!”

山寨的圍牆內拆掉了很多原有不必要的建築,用這太行山上常見的山石簡單的壘起了如迷弓般的數道石牆。近百個少年營的孩子利用繳獲來的長矛搭在石牆構成的窄巷上進行正手引體向上的訓練。

經曆過戰爭淘汰下來又被挑選來接受訓練的百餘名少年當中沒有體質太差的,也根本沒有超重的,多數人的意誌力也遠高於後世的普通學生。但即便如此,短短數天的時間裏基本掌握了正手引體向上要領的這些人大部分拚盡全力也隻能拉出七八個引體向上,距離最低標準也遠的很。

弓箭手力量訓練所需要的那幾塊肌肉更有特殊的側重點,因此在利用引體向上進行力量訓練的時候要求雙手的距離更寬一些,按這個要求進行訓練的話多數人的成績一下下降到四五個。

除了略寬手距的正手引體向上,要覆蓋住弓手所用力量群的輔助動作還有反手俯臥撐。就是在一個抗窪處,兩臂加緊身體,手肘向後抬起,雙手支撐在身後的坑沿上。腰挺直,屁股向下坐,之後用兩臂的力量把身體撐起,同樣以抬高腳的方式增加強度。在加上少量的正手俯臥撐訓練就基本覆蓋了弓手所需要的主要肌群。

盡管考慮戰場實際快速追求戰鬥力形成的情況下,準確性不是首要要求。但要將弓的力量真正的穩定發揮出來還是需要各肌肉群協調性方麵的訓練,近百個孩子在力量訓練之外每天還是要進行十幾次牛勁拉力器的鍛煉與十幾次利用繳獲來的弓箭所進行的拉弓訓練。

早春的時節已經來臨,除了戰備警戒與值班的部隊絕大部分少年營戰士與張家眾弟子都投入到了讓人緊張而疲勞的訓練之中。那些已經跟隨張海練武數年的習弓弟子筋與肌肉纖維的力量早已趕超了這個年齡段關節的上限,可經過進一步的力量訓練在射速與穩定性潛力上也有很大提高。

張海在安排訓練計劃的時候也參考了幼年時父親對自己的要求,並沒有連軸轉的滿附荷要求。進入了青春期的少年,肌肉在這種逐年的鍛煉中逐漸顯現出來,尤以張海為最。

一天輪休的閑聊的時候,修習火器一名思路廣闊的學塾弟子忽然問:“你說這人的力量從何處而來?”

“應該是這健子肉吧?”

“不對,這弓臂的力量更多來源於筋,人應該也是如此。年幼的時候師傅根本沒有什麼肌肉,力量也是同樣驚人的。”有名習弓的弟子仔細想了想卻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