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府城收獲(一)(1 / 2)

攻克西門城樓之後,眾人並沒有決定迅速突入城內。學塾弟子中優選出的火器手在其餘眾人不斷填裝並向城頭運送火器的支持下,繼續沿著城牆向南城和北城的殘敵展開了進攻。

張家眾人進攻的兵力畢竟有限,因為要留守不少人防止敵人出城側擊。最終盧象升等人借助南北城樓的掩護還是讓大約千餘名敵戰兵及數百輔兵撤出城外,沿運河向南逃去。

西門城樓之戰後的張海沒有再繼續隨隊伍向前進攻。登城戰鬥時左腿的箭傷雖然隻是絕大多數時代的傷亡統計中都可以忽略不計的輕微掛彩,但因為在戰鬥中來不及處理,十餘分鍾的激烈戰已經讓鮮血向下濕潤了整個膝蓋,起初不顯什麼的微小傷口已經腫脹起來。

感覺到左腿傳來的異樣後張海迅速拔出腰中的匕首迅速沿著縫隙解下並劃開左腿處的甲片、帆布、絲綢等被覆。

楊秋霞此時正在遠處帶著個別的幫手為其他負傷的弟子及戰士處理傷口,此時將事情交給柳香後也迅速趕到了張海的身邊。

“是毒箭?快坐下。”楊秋霞急切的說道。

臨時做為止血帶的繩子迅速在傷口上方三寸的地方連同一根手指尖緊緊綁了起來,之後撤出了手指,再利用當年張海在張宅製作的吸吮器將傷口附近的淤血吸了出來。過了許久,疼痛感雖然未消但腫脹消除了很多。

“是什麼毒?”張海此時卻有些興趣的問。

“不清楚,看樣子像是蛇類的提煉物。”楊秋霞並不以行醫為職業,對外傷毒物一類也並不精通,不過當年隨張林常在江湖上行走,這類傷患是見識過不少的。蛇毒並不是毒物之最,但卻是成分最複雜最難以根除救治的古代毒素。

長久以來張海心中都有一種疑問:那武俠小說影視中帶毒的冷兵可了不得,無解藥碰上就死沾上就亡。若是如此,為什麼古代戰場諸多戰例中少有大規模使用帶毒冷兵的戰例?直到傷口開始消腫減輕的時候才似乎有了答案。

對於不披甲的原始部落或尋常行走江湖的人來說,或者說對於打獵的獵物來說:將整個帶毒的凹槽容器射進肉中或許是可行的,甚至還可以使用一些尖銳的藏毒管狀物攻擊對手。

然而,哪怕是明軍普通士兵那種糊弄小兵的刷漆鏽鐵外加幾層棉布構成的簡單防護之下,管裝尖銳物的投射兵器就很難入肉,用毒水煮過的箭矢也會在帆布絲綢甚至甲片的阻擋之下喪失大部分表麵上的殘留毒物,就算是箭毒木的提取素也根本達不到正常人的半數致死量。再加上保質期和提取成本,使得毒物在古時很少成為正麵陣戰的重要輔助品。

盡管有著周密的準備、這時代的軍隊少見的嚴密協同、迅猛而快速的登城突擊。整個東昌之戰在擊斃殺傷數百敵人俘虜上千人的同時還是在幾千支投射過來的箭彈之下付出了二十多人傷亡的代價。大部分都是類似於張海這類箭矢碎石之類的輕傷,但也有三名學塾弟子被敵人射來的鉛彈砸碎了整個頭骨或在投石機的巨石下戰死。而按照原本的戰前推演中值估算,除非敵人決定與整個城池共存亡進行拚死的抵抗並進行激烈的巷戰才有可能遭遇二十人以上的傷亡。又或者駐守在東昌的敵人根本不止一個正兵營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