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曆10月30日的淩晨,隆隆不斷的沉悶炮聲猶如悶雷一般伴隨著一連串的煙霧在青州西城門外響起。
西城門樓及城牆上的並沒有閑著,幾天前就調集了不少精銳骨幹和五百餘戰兵數百輔兵輪班進行重點防備。已經有人猜測到對方很可能要進行土工爆破作業,也有人預料到對方可能以火藥爆坡石塊進行攻擊。可卻沒有想到拋石雷攻擊準備的規模如此之大,也如此之集中。
拋石攻擊的重點放在了敵人兵力防禦最為密集的西城門樓上。幾千枚接近一人重的巨石在短短幾分鍾的時間內被拋了過來。
要把這六七十公斤上下的石塊拋到百米左右的距離上,或者把三十公斤左右的巨石拋到二百米外,用弩炮來發射需要曆史上創世界紀錄級最大型號級別的弩炮。而如果用配重投石機來發射,則至少需要兩丈兩尺以上的投臂外加上萬斤配重的投石車才有可能。幾千枚這樣的巨型石彈則相當於數十部大型配重投石機把可靠壽命消耗掉大部分發射出的能量。
原本高聳的西城門樓在巨石雨短暫而猛烈的轟擊之下加雜著無數的血肉和悲哀號徹底的垮塌下來,雖然大部分的碎石木屑乃至磚瓦越過了城牆塌落到城牆的後方形成高達城牆一半高度左右的半個斜坡。但也有不少巨石及磚瓦落到了城門之前。
緊接著的第二輪更為猛烈的轟擊開始了,數千枚石彈略低角度的攻擊雖然沒有徹底擊毀著厚達兩丈左右的高聳城牆,卻讓城牆前麵形成了一個由墜落下來的巨石搭起的石堆。
八九千枚六七十公斤重的石塊乃至凋落下來的磚瓦木梁讓原本相對高度十二米左右的城頭在局部變成了隻有五六米垂直高度如縣城城牆高度一般的城頭。
此時的天色已經開始蒙蒙放亮,早已準備好的數十架聯裝雲梯搭借助石堆的支撐搭在了城頭,這樣就不再擔憂強度不夠或牢固度不夠。雲梯的最前段還仿造樓梯般的模樣安裝了木梯板以便以最快的速度登城。
重點攻擊之下已經沒有多少箭彈從早已成為廢墟堆一般的城頭上射來,甚至在威懾乃至重點的箭彈拋射阻擊下少數打算來援的敵人也被遏止住了。
張海、劉洪濤、李峰等人親自帶隊,選拔了包括三十名弟子二十名優秀戰士組成的精幹突擊力量沿著還不到四十度的亂石破和木板梯展開了衝擊。
也有零星的人力投石機拋出的石塊乃至箭雨從城門樓之後的遠處襲來,但守軍的力量還是過於薄弱了,分派在西城門在巨石雨的威懾之後依然敢於堅持作戰的人寥寥無幾。
向城頭分批衝擊的隊伍雖然幾次不得不停了下來,但最終還是在沒有付出什麼傷亡的情況下等上了早已成為廢墟的西城門。
在張家隊伍經曆的幾次攻城作戰中,青州之戰因為人手眾多準備充足算是首輪登城突上城頭的力量最強的一批,也是過程最順利的一批。
張海率領二十五名先鋒分位五排向北沿城牆進攻,而劉洪濤及李峰率領二三十名先鋒負責向南沿城牆進攻,陸續上城的火器中隊的少年戰士們緊隨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