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新年準備(1 / 2)

突上城頭的部隊失敗了,但達成突破的事實卻讓楊國柱以及親自負責監軍的京裏來的廠衛有了在春節來臨前拿下青州城的幻想。

趁著敗兵傳回來的消息還沒有在營中擴散開來,在朝廷的嚴令及數十萬兩賞銀的激勵之下,青州城外的敵人又在接下來的三晝夜依靠南方精銳為核心心內展開了全力的攻城。

城外的敵人攻勢高潮期部署在城頭的上的四個戰兵營配合礦工瓦匠隊伍中經過戰火考驗中篩選出來的核心以裏為單位集中起來部防,以四座城門樓上的四個臨時四門製小編製九斤彈青銅炮兵排為核心依托不斷的將趁著黎明前的夜色湧上城頭的敵軍先鋒打倒。

更有不少少年礦工出身的戰士從各個堡壘冒著己方炮火的威脅夾擊登上城頭的敵人。

參戰的四十多個戰兵營累計近萬名精幹主力戰兵在城頭上的傷亡終於讓楊國柱及虎大威等人再次喪失了信心。至於下麵不少的參將甚至更低一級的軍官們,則是不論怎樣催促甚至許下重賞都不願意繼續登城作戰了。

“廠衛那裏從城內傳來的消息說青州城頂多隻有四個營兩千正規戰兵,其中多數還是成軍頂多三個月的新兵,其他都是勤雜兵。根本難以守住這十三裏的青州城頭。而在前幾日我們幾乎從哪個方向上城幾乎都遭到猛烈的彈箭乃至肉搏抵抗!那絕不會是什麼勤雜兵!”

“是啊!不要說那些所謂的‘勤雜兵’就是沒有那些人,四個城門樓上我看至少部署了上百門紅夷大炮,打的還比那些西洋人還準!我們登上城的人越多,就有越多的人成為靶。這仗我看在朝廷搞到足夠的重炮之前我看是沒法打了!”

楊國柱知道眾將所反應的並不完全是埋怨,歎了口氣道:“如今看來我們也隻有先困住城內的賊眾做長久的打算了!”

天啟三年農曆春節前連續幾日的強攻雖然給負責城頭值守的人帶來了慶雲之戰以來前所未有的損失,負責城頭值守的戰兵營二百餘人傷亡,鹽山以來的軍隊骨幹也有幾十人傷亡。工匠營戰勤部隊的各臨時中隊接近兩千人傷亡數百戰死。但這些天來的戰鬥卻暴露出城外敵人的全部虛實和敵我雙方現有的底牌。

很顯然:想通過突襲的方式一舉破城在短時間內是根本辦不到的。因為有了威力巨大也方便移動的青銅炮連在城頭上的助陣,就是敵人想打消耗戰利用兵多將廣的優勢消耗城內的有生力量也已變的不可行。

這使得張海依然能夠有決心隻在夜晚的時候以一個輪值步兵營四個連左右的兵力配屬青銅炮連還有已經全副武裝起來的戰勤人員及輔兵負責城頭的防禦。

天啟三年的春節來臨的時候,隊伍顯然依舊在戰場的壓力下加緊著訓練。城內工匠各坊也因為前不久激烈戰事中的教訓而自覺遵從趕工的安排。

在近代,不少亞洲政權在近現代化轉型的過程中都拋棄了複雜的傳統曆法改為公曆為主要的曆法。即便是當年的蘇區,也把十月革命節做為重於春節的新曆。後來社會文化西化後的年輕人則越來越多的傾向於聖誕節。

為什麼所有的新生事物和擁有新文化背景的人都不在意這些傳統的節日呢?因為舊式的節日象征著家本位和傳統社會下一係列複雜的人情網,也不言而喻的象征著寬縱、不嚴謹、講究人情及過度的家族主義等一係列舊習俗舊文化。這無疑同建立一個講究紀律和原則的嶄新規則是相抵觸的。

起事的一年以來在張家內隊伍內部也沒有沿用舊曆傳統。這到沒有引起什麼誤解與不適,畢竟每一個嶄新的朝代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曆法,甚至曆史上的一些獨立政權也都會有自己的曆法。

隨著這些日子以來應對如此規模大軍的進攻隊伍都能在未盡全力的情況下輕易守住城頭,包括張海在內幾乎所有人的信心也越來越強。正式建元並舉行重大的慶典的事情也早已開始著手準備了。新的曆法自然也就是議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