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占領南京(1 / 2)

遠遠看去十分雄偉氣派遠非一般廟宇可比的南京皇宮,當戰士們湧入之後才發現卻是那樣的破敗不堪。秋末的樹葉落在地上積了很厚也沒有人打掃,而且皇宮的主殿等很多宮殿竟然因為年久失修而跨塌下來。

對於這皇宮裏麵的格局並不是所有人都熟悉,隻是負責引導的弟子們能夠直接以旗幟引導部署在東城上的炮火在遠處直瞄開火打通通路。

“連長似乎從聖使那裏聽說過,這皇宮的靠北後半部分是後宮嬪妃們居住的地方,怎麼除了敵人這些退進去的殘兵敗將,連個宮女嬪妃什麼的也見不著?”在揚州城中早已開過葷的一名戰士有些失望的歎道。

陳方笑道:“這南京的皇宮裏要是也有幾十嬪妃幾千宮女還有不少太監,你說這北京的天啟帝還睡的著覺麼?僭越也沒有這麼個僭越法。聽連長說過:這南京皇宮原本是做為長子且太子在弱冠之後分封的地方,但是自成祖以來的近二百年間,明朝沒有一個繼位的皇帝符合在弱冠之前還沒有繼位並且有這種地位的條件,這南京皇宮也就逐漸荒廢下來了。”

空空蕩蕩而又荒涼的後宮宮殿內更是布滿了灰塵塵土乃至蛛網,不由給人以淒涼之敢。

“怕是冷宮不過如此”有個戰士不由的歎道。

“景陽冷宮好歹也有人打掃,絕不至於破敗至此。”說這話的時候陳方忽然間想起了什麼,提醒手下的十多名戰士道:“想要開葷的,以後有的是機會。但是在這宮城如果萬一真碰上什麼宮女嬪妃可千萬不要想這事兒。”

看到個別人疑惑的眼神陳方繼續說道:“將來聖使入主這裏,要是看上了誰或者得知了此事,那我們絕對是吃罪不起。”

起初的時候偶然有頑固的殘敵還躲在宮殿的門後殿內打算頑抗,其中不少是南京錦衣衛的人。但是戰士們從不分成個人或數人的小隊冒然闖入,至少也是披甲持盾的至少十人以上為單位相互掩護著拉網式的清理各個殿堂。

遇到抵抗比較激烈的宮殿,則由組群或班群為單位的小隊負責在外封鎖,集中起隊伍展開進攻。

張海早就告訴過負責指揮各連排的弟子們:無需太過顧慮保存這些宮殿,如有頑抗的敵人可直接呼叫城上的炮火。

躲入宮城內上千殘敵射出數百伏擊的箭彈雖然有上百命中了目標殺傷了十數人,但換來的卻是大部在優勢兵力的圍攻中被殲滅。

雖然南京城內的抵抗遠不及揚州城內那樣激烈,攻入城中兵力僅僅隻有數千的張家新軍靠安民的告士乃至宵禁下的逐步清理城內各要地還是花費了整整一天一夜的時間才完成了對南京城內殘敵的清理還有對許多關鍵要地的控製。

至舊曆九月二十七日晨,雲集在南京城內的“三十萬大軍”除了一萬幾千人戰死,近半數臨時征集起來的青壯逃散隱匿外,大約有十多萬人都做了俘虜。

以往為了保證核心隊伍能夠擁有足夠的戰鬥力優勢,對於這些俘虜來的敵人乃至市人中的征兵自東昌守戰之後就予以不信任的態度。

可一個切實存在的問題卻擺在了眼前:隨著隊伍攻占了不少府城乃至全國性的大城,如果每一處都留下以戰兵為核心的核心隊伍做為守備,那顯然就會分散自己的力量,也不足以完成對大麵積區域的控製。

而如果像當年的李自成等農民軍那樣不加管理與甄別的招納叛兵和臨時征集民眾為兵,所帶來的問題仍然很大。很顯然:隊伍需要立刻著手建立一支未必如張家新軍那樣精悍、但卻能夠在短時間內形成最基本的戰鬥力,能夠擔負起守備和治安職責的部隊。

對於不加任何訓練的臨時編組起來的人們戰鬥力之低劣,張海從起事後不久就深有感觸,因此沒有像以前那樣輕視對這些部隊的整訓。

從被俘投降的十三萬南京守軍中各連排的弟子及戰士們最終甄選出其中匠人出身或者年紀還算輕並且一看就經常從事過勞動的四萬名左右的青壯。

“如果按照以前那套隻管考核,三五日一操的練兵辦法。讓這些本不就是最佳兵源的戰士根本無法在短期內形成戰鬥力。我們的辦法還是按照我們新軍中的練兵辦法進行必要的政治訓教和紀律訓練,為此:必然要在百人隊之內設指揮組,營一級的單位上設指揮班來負責全營的訓練。每五百人左右治安營至少要有五名戰兵班官兵和十名我軍輔兵負責有效的管理指揮。官兵比至少達到三十分之一,這樣才能實現‘管到人’的軍營管理。”張海下定決心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