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張海等人率軍攻占嘉興沿著冬季的海岸直逼杭州城的時候,聚集在嘉定縣城內的兩千餘人在召集下與城外反攻城內的鄉紳侯峒曾等人聯合對城頭發起了攻擊,雖然沒有像張家新軍核心隊伍那樣猛烈的火器和強悍的戰力,卻也趁著防守在城頭上的治安軍隊伍因為輪休而人手不足的情況下一舉攻上了城頭。
就然而,相比另一位麵嘉定三屠時李成棟等漢八旗留守的部隊,張海留下的這幾乎全員披甲並且鳥槍比例超過四分之一的治安軍明顯質量和兵力都要雄厚的多,而且在紀律和條理的教育乃至聯絡的方式上都要比那些二三流的尋常古代守備部隊強上不少。雖然有不少班排規模的單位被蜂湧而至的人群淹沒,但是當集中在各城門休息和布防的人反應過來的時候。很快就以依托工事以簡單的四五鬥獵弓箭及鳥槍穩住了陣腳,並在士氣稍稍恢複不少人也完成了披甲的情況下逐步展開反攻重新控製住了城頭。
僵持的第三天,當鬆江府留守的部隊在前一天沒有得到定期聯絡人員的消息,自己派去嘉定的人員也沒有消息的情況下抽出兩個連的部隊展開了增援反撲。在擁有披甲及火器等諸多優勢的情況下經過激烈的交鋒終於牽製住了圍在嘉定城外的幾千鄉兵遊勇。而此時留守嘉定的部隊向外展開反攻,終於逆轉了戰局。
當張海得到後方的變亂被平定的消息之後不由的感到稍稍的欣慰:看來,經過十多天訓練並且在舊軍隊的標準看來裝備還算精良的治安軍各營在戰士們的帶領下還算是發揮出了基本合格的戰鬥力。不過張海並不完全了解,自己雖然也算是對於官紳大戶們異常嚴厲,但並不像另一位麵上南下的漢八旗等清軍那樣濫殺無孤,甚至還照顧鄉間弱者的政策還是在很大程度上產生了影響。沒有太多的屠殺威懾之下和血親複仇的號召,少數人靠威望和自身的宣傳鼓動起來的反抗終究還是遠遠不能造成曆史上抗清鬥爭時的那種聲勢。
就在張海等人率領近衛第一旅及隨行的眾多治安軍步兵營如摧枯拉朽一般展開向東攻略的時候,劉洪濤所率領的第二旅及其眾治安軍步兵營對寧國府、徽州府等地的進攻要比張海這一路更為順利,幾乎在沒有遇到多少抵抗的情況下大部分城市和縣城不是望風而逃就是望風而降。雖然一路上折轉的距離要比張海那一路明顯遠一些,卻幾乎與張海的近衛第一旅幾乎同時抵達杭州城下完成了對浙北重鎮杭州的包圍。
或許是因為曆史上沿海一帶的重鎮經常麵臨海盜侵襲的緣故,戰備水平普遍比內陸的徽州、寧國府等地強不少,雲集在杭州兵力眾多的敵人雖然沒有像某些小城及府城那樣望風而降。
但是當新軍兩個旅的戰兵展開聲勢浩大的火力準備的情況下,城頭上一裏範圍左右敵人幾乎在聽到不遠處如滾雷一般銃聲的時候就幾乎混亂潰散開來。
盡管有著並不遜色於南京乃至蘇州多少的水域輔助城防,卻依然讓兩個步兵旅中選拔出的先鋒沒有花費多少功夫就攻上了城頭。
隨後,集結起來的數千人的核心主力繼續沿杭州灣向東展開進攻,很快就拿下了紹興。直到到進攻到定海一帶的時候才算停歇下來。
大海對麵規模不算小的島嶼上還駐紮著定海中中及中左所的不少敵人及水師,但是當張海等人來到冬季的海邊感受到那完全不同於江河湖麵上的勁風乃至海浪的時候還是暫時放棄了以那些河道中的小船乃至一二百料的船支進行登島作戰的想法。
“攻占了東南之後的我們已經擁有了不俗的資源,在南京等地出過海的水手船民也有不少,再加上長江炮戰之時俘虜的敵人及船支是時候發展一支規模適當的海上隊伍了。”劉洪濤有些感歎的繼續估算:“到了明年秋季或者後年夏季的時候,我們至少可以擁有一百四五十門九斤彈青銅炮及三十餘門重臼炮,武裝二十餘艘千料以上的海船也不成問題了。”
“我們不可能有那麼多的火炮集中於海上的船隊,擁有六到八艘可以配備十八門九斤彈長炮的海船掩護輔助的沿海運輸船支就已經足夠了。海上交戰命中難以精確,交戰距離會比湖泊之上更為縮小,為了避免並不利於人數少一方的局麵發生,應該更進一步的集中炮火。”張海仔細思索了片刻依然說道:“在今後不少的時日內,我們的水師還是做為一支輔助陸上部隊的近海船隊存在的,而且更多的時候是在長江以北的地帶展開活動,輔助地麵部隊的行動,到了天下鼎定我們在海上的對手近一步削弱,而我們的實力進一步增加的時候,它才真正能夠成為一種協助我們的軍隊渡過大海,避免陸路攻勢一些局限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