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國民革命(1 / 2)

敵人集結起近兩萬精銳主力的進攻還是不可避免的遭到了失敗,包括敗退時所遭到了火力殺傷足足有八九千人大概參加進攻的一半力量最終倒在了青州以北的農田與曠野之上。

在也沒有大股的敵人敢於前來進攻了。

又是一個兩位以上大級別的戰損比,其實僅僅在進攻階段雙方的傷亡對比就超過了一比十。晴天裏猛烈步炮火力讓包括楊文嶽與盧象升等人在內的幾乎所有人都印象深刻。除了仍然有不少敵人的遊騎在二百步外活動,再也沒有多少遊騎敢於阻擋張海及劉洪濤所率領的兩個步兵旅的前進了。

盧象升終是沒有下定決心將在戰前將其餘的人馬投入戰鬥,這個決定在戰後來看確是值得慶幸的。所有沒有參加作戰的其餘各部都是驚出了不少冷汗。

“撤退!至少退到臨清以北再做決定.”當張海等人率領隊伍加速向青州城逼近的時候各營的將官們終於反應過來,甚至不用等待來自盧象升等人的命令傳達到各營。

廣闊的原野上大軍潰敗的消息當即就使依然駐紮在城西大營各處的鄉勇們慌亂起來。其實還是有不少人放不下這裏的輜重財物乃至花了不少功夫才修建起的臨時工事。但是當隆隆的炮聲從很遠的地方打進了大營的時候見到越來越多惶恐不安虧兵的人們也開始慌亂起來。

就在規模龐大的城西敵營猶疑不定的時候張林率領青州城內第四步兵旅的兩個營從西門和北門出城向城外的殘敵展開了進攻。

盡管雙方的兵力對比懸殊,但火力、戰力乃至作戰的信心同樣差距懸殊。敵人修建起來的臨時營壘出口處的地方人流擁擠成一團,不斷有人因為踩踏而發生成群的死亡,但這卻阻擋不了這些在青州城下的隆隆炮聲中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喪失了作戰意誌的鄉勇們的潰逃。

從遠處飛來不段落入人群中的炮彈砸出的一道道血色長廊更加劇了這種混亂,還沒有逃出營壘的殘敵終於意識到逃亡的機會早已喪失

而當密集的臼銃火力從北麵和西麵兩個方向上覆蓋過來的時候再也沒有多少人敢於繼續冒著危險逃亡了。

青州之外的再次決戰不過斃傷萬餘名敵人俘獲來不及逃亡的幾萬人大多是輔兵或鄉勇。戰果並沒有像去年那樣輝煌。然而完成擴軍後的各步兵旅依然顯示出強勁的戰鬥力讓敵人為之膽寒。

“看來還是老一套的火器戰術好使!聖使在信中所講的那些火箭雖然火力猛烈但是卻往往難以穿透那些舉著盾牌的敵人。”張海歸來的時候,還是張萬勇等人首先率領隊伍出來迎接。對張海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樣見外的說道。

傳統帝王家的稱呼中,弟弟可以對兄長親近的稱皇兄或稱自己為臣弟。而如果出現長子並非帝王的情況下屬於要避大嫌的情況,反而則往往以君臣之禮相稱。見張萬勇這樣的稱呼顯得有些見外張海便笑道:“什麼臣下聖使之類的,說的還不如我的那些弟子們親近,稱呼我海兒即可。”

見四周的人除了比較可靠的親衛外隻有一些年紀似乎比張海身邊的那些小女孩還小的孩子。張海便不太擔心有些事情的泄秘了,畢竟去年的舟山海戰之後一些事情已經不是完全的秘密:“百虎齊奔箭改良而來的東西總是會有一些局限的,不過如果在一百幾十丈高的空中發射,那效果會大不一樣。不知道青州成裏新建了航空部隊了麼?”

張萬勇有些無奈的歎道:“青州城裏的資源總不如你們在東南膏腴之地那樣豐富,這裏的工匠雖然也有一些卻沒有足夠合格的絲綢,也搞不來太多的紙張和油脂。”其實更主要的原因是張萬勇並不放心讓那些小女孩承擔空中操作員的任務。而使用其他的人又不能保證百分之百的放心。畢竟過去一段時間以來滲透到自己身邊的暗探曾經帶來不小的風險。

見到父母張林和楊秋霞等人的神色,張海的心才徹底放了下來,又詢問了這些日子以來有關青州城內的一些事情。分開的這大半年的時候雖然遠隔千裏的根據地時常保持著書信的往來,但張海並不完全放心不會出現意外,還是親自證實了許多的事情才算放心。

“你和香兒已經有了自己的孩子?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楊秋霞在言談中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還是有些興奮的問道。

“是個女孩,起名叫慧蘭。名字是平庸了些,但我也希望這個孩子今後能夠平安。說實話:這次香兒要是生個男孩兒反而會讓孩兒有不小的壓力。真正意義上的平定天下或許還需要不少的時日,如今的我還真沒有太大的把握投入足夠的精力來保證皇子們的正常成長。還是晚幾年再要一個男孩兒比較好。”張海對楊秋霞安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