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溫暖的時候還沒有到,草原上的大戰就逐漸落下了帷幕,連綿近十裏的戰場上死去的人馬屍體猶如長龍一般散落在各處。
“他們的屍體大多是全屍,負傷的傷口流盡了血而已。可我們在南邊兒作戰的時候不少兄弟卻沒有這樣的待遇了。”一名負責查驗屍體上箭支姓名與各旗戰績的親軍護衛歎道。
執掌軍隊親自衝鋒陷陣是八旗從上到下各級武官的傳統。可不知怎的,奴爾哈赤忽然覺得原本並不算持續太久的科爾沁之戰卻讓自己身心疲憊。就是當年自己在渾河之時也不曾如此過。
“這一戰我們戰死四十三人,損失馬匹六十七餘匹,還有十餘名傷者可能再也無法重返戰場。有四名武官陣亡。多半都是攔截林丹汗一夥的護衛損失的。斬首一千三百二十餘級,俘六千餘人,當是前所未有的大勝”跟隨隊伍衝鋒陷陣負責這些事情的範文程對奴爾哈赤稟報道。
反明起兵的五年來特別是最初的幾年裏後金同明軍連翻血戰,已經讓不少的後金官兵都有了承受犧牲的覺悟,對於這樣的損失也並沒有太多的人悲傷和恐懼。
“你可知我自當年十三副鎧甲起兵征討至今,總共才有多少人戰死沙場?”奴爾哈赤問道。
“為臣不知,或許一萬有餘?”起兵以來後金有多少傷亡,這類東西雖然通常算是機密但負責很多事物的範文程多少還是了解一二,從薩爾滸到渾河遼陽等地的大戰,後金官兵至少當有四千以上的損失。想奴爾哈赤起兵以來征戰這麼多年,怎麼也要翻個幾倍。
“為我們事業而戰死的武官七十餘人,四十年來官兵戰亡八千有餘,但是這當中的約五千人是近幾年死在同漢軍交戰的陣前。征討滿蒙各部加上這次,累計也損失不到三十個武官,戰亡兵卒不到三千。當然還有很多人,包括很多拿起武器的老人與少年,他們沒有死在戰場上卻因為長途跋涉帶來的疾病而亡。今天這一戰死去的四十三名勇士許多都是我後金軍隊中的核心骨幹,算是與關外非漢各部一場規模較大的決戰了。”
“看來征討草原要比同漢人作戰更為容易。即便是成吉思汗當年也未必有我大金現在軍民之勇武善戰,隻不過那個時候的還沒有像如今這樣難纏的火箭與銃炮而已。”範文程不由的說道,做為很可能名留史冊的人物。範文程內心倒是希望在自己死去之前大金都在關外作戰。劉整等人要是在成吉思汗時代也許就不會背負那麼多的包袱。
“原本來說,草原人其實是比我們滿人更合格的戰士,他們其實比女真人更為樸實且吃苦耐勞”身為武人的奴爾哈赤顯然並不在意讚美自己的敵人:“隻是貧瘠與流動而混亂的組織局限了他們。就那如今的蒙古各部來說:分裂為察哈爾、科爾沁、喀爾喀並不是蒙古各部的全部,但這三家合計的男丁數就超過十萬,不遜色於建州。隻是他們不可能像我八旗這樣因為擁有了不少漢人奴仆隻需要很少的人力負責生產大部分可以投入到戰備及訓練而已。一但它們有了這樣的條件並且在強勢而有名望的人物領導下統一起來,對我後金之患遠甚於漢人。”